谭盾 Buddha Passion 慈悲颂 观后感

临演出前一周才无意中知道这场演出,好在很轻松就买到了中间区靠前的票。恍惚间记得N年前看过谭盾演出,那时觉得反正是老乡,他时不时就会回长沙演出,以至于我都不兴得特地去看。现在倒好,票买得比久石让宫崎骏那场还贵,但也舍得下血本,毕竟有得看就不错了。

演出本体:Buddha Passion

2022.11 Seattle Banaroya Hall

演出名叫Buddha Passion,听起来平平无奇,但来了才发现幕布上有中文名,是《慈悲颂》,顿时就有那意思了。来之前也没做任何预习,以为是以前那种神叨叨的那种风格,比如《鬼戏》,音乐为主,唱段为辅。没想到唱段贯穿始终,音乐反是陪衬。本以为是听来敦煌佛教inspired音乐,结果是来听歌剧风的中文唱诗班,于是用当年听《弥撒亚》的心情听了好多佛教故事,中间还穿插了很多段以《大悲咒》、《心经》等等。

上半段的《菩提树》、《九色鹿》、《千手千眼》无不呼唤着“慈悲的佛” (buddha, the compassion one),极大程度地突出“奉献”。《千手千眼》里的妙善公主是为了拯救产妇,但回家后在网上查到了各种版本,大都是为了救父。如果真按救父的版本演绎,我可能更难买账了……

下半段更合我意,大约是因为词写得更有韵味,不再是大白话了。最后《涅槃》一段,佛说,自己不是神,也不是神的儿子,而是觉醒。众人也悟到自身所追求的快乐并不用等到大富大贵才能实现,现在与佛欣赏眼前的景色、进行诚挚的对话,就是快乐。我以为到了这里,音乐会在悠长空寂的氛围里结束,结果来了个激昂的大结尾,最后的“天地人和”仿佛和寂静涅槃脱了节。

这场看其实心里有点失落。首先是上半场的词写得太无美感,对母语非中文的观众来说,唱词大概并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因为全程有字幕),歌剧演员们的神情动作也表现得很到位,但片汤话的唱词让我觉得无聊到走神。其次,歌剧演员都尽力了,非华人唱中文唱得也挺像那么回事的,但与这部作品合在一起,却总有些貌合神离。其中一个原因或许在于西雅图这场几乎所有领唱都换了人(除了反弹琵琶表演者和马头琴呼麦没换人),要怪就全怪那里的防疫政策吧。

我本来不知道换人这件事,因为我买票买得晚,以为所见即所得。但是后来好友转发了新闻给我,我才知道本该是谭维维来,主要合作的艺术家也都是国人,顿时觉得很可惜。全球都开放了,但国人青年艺术家的职业生涯的就这么被折腾着。

回家后补了《心经》部分龚琳娜和谭维维的版本,各有特色。一个神叨叨的,仿佛真着了魔,一个藏腔有力也不失余韵,无论是哪位,都比今天出场的歌剧风要更契合这场演出。艺术无国界,但防疫是个墙,一声叹息。

谭维维版本(Bilibili):

bilibili.com/video/BV1Pg411R7uy/?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龚琳娜版本(YouTube):

记录一下其他细节:

今年夏天看久石让那场演出的时候,我惊讶于Seattle Symphony合唱团要唱日语歌,唱得也挺好的。不过久石让那场好几首歌改用了英文版,但是今天没有“通融”的余地,全部曲目都是中文,要么就是梵文念经。Seattle Symphony合唱团太不容易了,要做到精通八国语言发音……

千手千眼的章节有飞天舞和反弹琵琶表演。表演的琵琶比普通琵琶窄很多,但是音箱的曲度更大。这是我第一次见反弹琵琶表演,出场时间很短,也无法真正演奏多复杂的曲子,表演者需要边跳边拨弦,虽然只是拨单弦,但配合着各种单腿下蹲的舞蹈动作,我看着都捏一把汗。表演者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小妹妹,16年本科,年轻纤细的感觉和印象里的敦煌壁画有点不一样,对外国观众来说应该已经足够exotic了。

马头琴和呼麦很震撼,没记错的话,这应该也是我第一次现场听马头琴和呼麦。悠扬的琴声配低沉的呼麦太妙了,余音绕梁,但这段还没回味过来就结束了,戏份特别少。 

打击乐有一个音色很像编钟和罄。谭盾的水乐也出场了,百闻不如一见,但没有水乐专场里的花头多。印象较深的是本场用筛盆和手来捧水,表现禅院章节开头和结尾的雨声,余韵很精彩,可惜出场戏份太少,形式大于内容。

除了引用梵语经文,还有好些唱段引用了古诗词。没想到在这里能听到外国人唱“天气晚来秋”,唱“莲动下渔舟”,surreal。

演出厅外的bakery看起来特别诱人,Croissant和Danish上色浓郁且闪闪发光。买了一杯20oz的热可可也才5块钱,奶香很正,也不过分甜腻,物美价廉,以后来downtown可以来这买热饮。

礼品店也很好逛,有各类小动物交响乐团的贺卡,还有十分符合本地特色的小物件,比如蘑菇形状的割蘑菇小刀,适合采蘑菇时用。吉他状的披萨刀也很可爱,一边rocking一边roll.

有买有送:Mogao Cave Exhibit

演出本身有个配套的敦煌莫高窟展览,但展览只有周末限时开放,于是周六在家吃了个早午饭,就连忙往downtown赶。展览本身是免费的,即便没买票也能来看。失望的是我们买票看演出的当天竟然不开放展览,不知布展的机构是怎么想的……

一路悠哉悠哉走到Benaroya Hall,咖啡店还是那两个华裔面孔,平常负责引导的女生正忙着摆放今天的pastry,负责制作饮品的男生在一旁放空休息。隔壁礼品店和小餐馆也拉着铁闸门。偌大的演出厅,我们俩是唯二的访客。

“难道没有人来看展览吗?”,我疑惑地往售票处走去。问了问才知道,敦煌莫高窟展览在街角的另一个大厅里,要出门后拐两道弯。为了看这个展览,我们把围着Seattle Symphony这个block绕了一整圈。不过也没白绕,人行道上背光的秋叶特别养眼,还头一回发现Seattle Tower隔壁楼的墙上画了一个巨大的铃铛,回家查了一圈也没查到来历,或许以前经营的是铃铛相关的生意吧。

Seattle tower身侧的红砖墙上印着一个巨大的铃铛

说是展览,其实是12分钟的”沉浸式PPT”观影体验。沉浸式并不是滥用小红书那种说辞,而是真的immersive。幕布绕观影厅围了个大半圈,影片开头讲了讲丝绸之路和莫高窟的历史,但每块幕布都是割裂开的,各说各话,并没有巨幕的观感。我心想,“也不过如此,枉费我大老远爬一趟”,正扫兴着,结果后半段突然精彩了起来。后半段介绍了四个莫高窟的经典洞窟,最impressive的莫过于存放着过去佛、现世佛、未来佛的那个洞窟了。2016年Seattle Asian Art Museum也做过莫高窟的展览,当时海报的头版就是三世佛,我至今还留着那张宣传海报,贴在冰箱上。

视频说《慈悲颂》是国家敦煌基金会资助的,我们不免开起了脑洞,这怕不是服务于“一带一路”的?查了一下,还真有可能。新闻里提到,“《敦煌·慈悲颂》响应了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顺应中央“一带一路”建设思路……”。不知道作品有几分是政治任务,有几分是自由创作呢?

不管是怎样的遗憾和怀疑,作品本身还是很治愈人心的。在即将到来的圣诞季,总算是在《弥撒亚》之外多了一点不一样的宗教性演出。

围观剑道大赛 2022 PNKF Taikai

初印象

到场的有两百多个参赛者,不仅有很多温哥华来的选手,而且胜出的大半都是温哥华的。开幕仪式竟然放了国歌,貌似加美两国的都放了。美国国歌响起时,我感觉还蛮违和的。我包里刚好揣着一本讲日裔美国人的书,里面写满了二战时日裔美国人经历的痛苦。比赛场地里本来洋溢着中日韩语言,而唯一的寂静时刻,就是大家站在这里,听着美国国歌放完。

opening ceremony

我道场的头号王牌去参加国家队选拔了,还有一个很厉害的穿着东大制服的小哥也请了病假(最近还考过了六段,好厉害!),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幼。他们随便打几把就退下阵来,被抓去当裁判志愿者。本来有个平常看着挺猛的哥们,结果一上来就被对方秒杀。别人都是一轮打十几分钟,我们道场上来一分钟就被解决了。我们不愧是佛系传统道场,和打比赛的竞技道场好不一样……

也围观了我们道场的可爱妹妹打比赛,她在junior组,我是被她极有特色的小猫叫kiai吸引过去的。她和对手两人身高相当,都不高,都擅长block men,也都擅长打do,可能平常和高个子成年人打多了就都很熟悉这些策略?两个人互相抽胴抽了好多轮,但小妹妹屡次被判无效打击,对方抽过来明显更猛,声音都不一样,最终对方靠打do拿下一本,最后也是对方胜出。

前Seattle sensei这次代表Edmonds道场出战,但是出人意料地没有成为court final winner,打了两轮就被加拿大选手打下去了。加拿大道场都好厉害啊,我这种菜鸡估计人家都不收的吧……

上午是个人赛,下午是团体赛。女选手的个人比赛是单独划分出来的,我有机会看了全部女选手比赛,大家脱下面罩和护具,一个个都是全妆靓丽可爱妹妹,但对战的时候都喊得势如破竹,特别猛。

二刀流

还有一个惊喜是,之前只在动画里看过二刀流和上段,今天在赛场都看到了!二刀流看起来更擅长block而不是出击,反应总比单刀慢半拍,单刀疯狂打手,甚至用了一次刺击,最后单刀胜出。

上段

上段出现在我队的团体赛中,最后一个大将的对手就用上段,经Jany科普,上段更重进攻,不好防守,上段也很难学,能打到上段都很厉害。上段拿一本后就换回中段守分了,最后我队大将还是输了。

senior team game

我队挺佛的,只有中坚赢了,不愧是进了决赛的人。看其他队的配置,感觉都是先锋、中坚、大将很厉害,和动画里说的挺相似。团体赛的setting也和动画一模一样,包括积分表、team match晋级表、两队分坐两边等等,有种动画照进现实的感觉。好在提前看过动画,就当作补充一些皮毛基础知识了……

午餐时和前辈闲聊,他说打剑道的人都很穷也很humble,其他比赛都能揽财,但是剑道就很……我太懂了,今天组织比赛全靠我们五六个志愿者跑前跑后,没啥fancy的东西,道场也是收来的钱付场地费就凑合了。而且没有跆拳道那种绑黑带啥的,剑道无法看出对方段位,也要避免自己自负。和前辈们聊了很多有的没的,还挺有意思。

志愿者体验

我作为志愿者负责采购水和点心,组织方要求卖pastry,而我买的Costco pastry几乎没有人吃!前辈企图找甜甜圈,发现没有,黯然失色地离去。失策了,我应该买甜甜圈啊,融入美国饮食文化大失败。

当志愿者还挺累的,本来只是负责买几箱水和点心,结果被抓去干各种杂活,学会了怎么给选手系红白带子和各种后勤细节。忙了一早上,终于能吃上传说中的salmon bento了,虽然饭是冷的,但是我好饿,所以感觉特别香,尤其是可乐饼,好好吃!!

后来还拿了一盒剩饭回家,炸物用空气炸锅复热后更美味啦!赞美uwajimaya的便当

关于志愿者部分的吐槽

明明是pacific northwest的大赛,听着挺大一个事,南有波特兰队,北有加拿大若干队,甚至还来了夏威夷队,但事后感觉组织工作搞得蛮差劲的……

我们到场后被assign的事项远大于我们sign up的任务。主办方只有两个女生管事,但她们又没在实际管事似的,全天坐在主席台,具体干啥全靠志愿者见机行事。好些志愿者还鸽了,就更乱了。如果不是各个道场有前辈、志愿者、亲友团帮忙,真不知这一天怎么弄下来。

按理说我们早上搬完水和零食就可以去看比赛了,但是组织者临时说让我们必须留人在lounge守着。零食和咖啡是留给裁判休息时来吃的,但期间几乎没有人来吃,听说有些裁判老师,比如我们道场的七老八十sensei,下午了都还没吃上饭,更别说会知道这里有零食了。

有些老师打完比赛就突然去做裁判,估计也是被临时抓壮丁抓过去的。场内好多负责记分、计时的,也都是下场选手被临时喊来帮忙的,要么就是亲友团却被拉来帮忙。离场后怎么收东西也没个准数,全程都是self service,乱糟糟的。

我们被前辈被抓去shadow计时、记分,后来又被抓去给选手换绑在背后的红白带(日本对战都是红白嘛,现在觉得红白歌会很make sense了)。计时员比想象中要难当得多,个中细节太多了,有时要暂停秒表,有时候却不要停,还要站起来,用kiai的气势大喊一声,表示timeout,这一天下来估计嗓子得废了。

学到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知识

比如红白绑带是系在bogu的背带上,所以不能绑太紧,否则会扯到护具,影响发挥。比赛晋级表里,写在上方的是红方,下方是白方。被拉来的壮丁分作两组,各自负责红白一方。如果白方胜出,且在下一阶段变成红方,就要把这个队的全部选手找来,给他们换带子、系带子。可惜选手打完经常就鸟兽散,找不到人,还要对着名单上的罗马音去找人,害,还不如给我一个中文拼写,我在人海里找挂着“土屋”牌牌的选手比找“ tsuchiya”要快得多……

记分方面主要是团体赛复杂点吧,打到半决赛和决赛总出现平局,两边都没得分,要么就得胜场数和分数竟然也一样,所以最后就要加一轮不计时的加赛,谁先拿到一本就哪个队赢了。uw和本拿比的renbu打了加赛,拉锯了好一阵,uw进半决赛。uw在半决赛中和renfrew也加赛,可renfrew等hajime一落音就kote,加赛一秒钟就结束,十分出乎意料。

一些小感想

赛场比想象中吵闹得多,我以为只是大家kiai叫喊声比较大,但场下很多带孩子的,小朋友玩耍打闹甚至哭闹的声音还挺烦人的。最后final的时候有人提前收拾场地了,就开始扯地上用来画场底线的胶带纸,那个刺啦刺啦的声音好干扰我。更别提两边相互加油的声音了,经常突然有人大声鼓掌或者敲打bogu助威,或者突然有人喊几句啥的。我这种抗干扰能力,怎么可能打比赛。竞技体育选手或许都有极强的专注力吧……

还有些队刚打完一场semi final就立刻去打final了,但对手已经早早进入final,都休息了半小时了。我觉得乍一看有点不公平啊,两边体力恢复完全不一样。但是柴说竞技体育经常出现这种事,并用网球赛给我举例。竞技体育好辛苦,我站了一天光是看比赛都看累了困了,参赛的到的比我还早,还要打一天,咋坚持下来的。

今天看了一天比赛,看得我脑仁疼,因为太intense了,和看视频还是完全不一样的。看视频可以快进到拿分点前后看慢放,但是看比赛就是全神贯注,生怕错过决胜的那一帧。用柴的原话来说,看一天比赛比上一周的班都累。

今天还发现打do十有八九都拿不到有效得分,大家拿分全靠men和kote,也很少有人用tsuki,但真的有把对方掀翻在地上的情况,看着好痛啊。还有一些打偏打到腿、背到,看起来也好痛好痛。

有些人的气势猛得呀,我在场外听了看了都害怕,觉得打比赛和我很遥远,doesn’t seems like my thing,我的身心素质太不擅长竞技了,害怕。能打比赛估计是有生之年系列了,能上甲就不错啦。

加拿大道场真牛,最后决赛是美国hawaii对战温哥华renfrew,renfrew胜出。Hawaii队的sensei是大将,六十多岁还亲自出战,很稳,但不敌renfrew年轻人rose aka蔷薇 长得高,直接对sensei打men,加拿大胜。

逼近决赛的好几场都会打成美国vs加拿大,场地里一边是给美国加油的,一边是给加拿大摇旗助威的,特别有意思。加拿大来的人还真不少,呐喊的劲儿特别足,仿佛他们才是东道主。

无聊间发现uw剑道社的term总结的蛮全的,很适合新手村:http://students.washington.edu/uwkc/vocab 甚至还有warm up自带gif小视频,绝了: http://students.washington.edu/uwkc/warm-up

今天早上看到很多队的warmup都特扎实,佩服佩服!

一些题外话

前阵子搜了一下,如果搬去本拿比有没有道场,发现市中心附近就有一个,名叫Renbu。他们今天也来了,超强,连连胜出。他们有自己的全套制服,不管是剑道服还是普通运动外套,都有自己的橙徽标志,剑道服袖子上也有一个徽,走哪儿都很显眼。

UW队的外套上写的是悠大武剑道社,好信达雅的音译,挺可爱的。UW剑道服名牌的紫金徽也很好看。还有一对外国人小哥姓Rose,但中文写作蔷薇,真是余韵悠长。

吃到了Jany做的开心果蛋糕,是她配偶家的祖传配方,太好吃了……还有给我和柴的私货之提拉米苏,也好满足,好美味啊,可以开店了!

超美味的开心果蛋糕
友邻做的美味提拉米苏,至今都不知道中间哪朵花是怎么回事,莫名其妙就被我吃掉了!

剑道练习笔记 001 – 010

练习 010

第十次的练习是Jany sensei的特别训练!感觉每次从Jany这里学到的东西是最细致的,我全程都是“哦~~”配合着sodesune的表情,恨不得练习结束后来一个sensei ni + rei ?

我订了小区的community room,层高刚好,挥剑不会打到天花板或顶灯,把沙发和椅子挪到角落后,场地大小也凑合四个人练习。美中不足是地面非地板,而且好像没有暖气,大冬天只能开着聊胜于无的壁炉来取暖。希望没有居民举报我们在这里敲敲打打……

  • Jany sensei带我们做了一圈简单的热身,本来轮到我负责给hayasubri报数,但我做完sayumen就有点喘了(人菜瘾大就是我),hayasubri做到最后我总觉得右手有点被拉着,是不是右手不小心太用力了?今天结束练习前做了50个hayasubri,我太菜了,后半段完全无法跟上节奏。
  • 正式练习从左手单独持剑开始,左手握在tsuba那里,把剑上下挥动,右手可按住左臂帮助平衡。如此几十下,再练左手单独持剑打men,感受左手的发力。如此五六次,最后再左右手一起持剑打men。这是我第一次这样训练左手,感觉很有帮助,好像一旦熟悉了左手的感觉,就不会让右手那么dominant了。
  • 仔细学习了kirikaeshi,之前只在道场看senior练过,前四后五sayumen,穿插men taiatari和最后go through。对我比较难的是sayumen,总是很难掌握角度。理论是左手永远在中心位,靠右手来steer角度即可。关于steer,昨天刚好看到另一篇剑道文章,说握剑的感觉应该像开车,平常轻轻搭住方向盘就好,需要转弯或其他特殊操作时才需握紧方向盘。出剑也是如此,握剑是放松的,出击拿一下才是紧握的。还和大家讨论了一下steer角度到底要多大,有45度的说法,但实战中也看到过前辈用15度左右的,很微妙。我感觉自己空挥的时候还好,但真的打到对方那里又不太对了似的,需要平常拉柴多练练sayumen。
  • 和sayumen困惑类似的还有打do,Jany配偶把打do总结为kote + sayumen,我觉得的确是这样。今天的打do练习是半蹲着,和对方一剑距离,受方呈上段姿势,攻方直接从斜上方挥下即可。一开始每次打都打歪,后来Jany提到不应该看bogu,建议看着shinai tip,用余光看对手和bogu即可。用了这个建议后,准度的确提高了些,挥剑也不那么歪歪扭扭了。这个感觉和前几次与前辈练习一模一样——一旦我过分注意击打的target,那么出击的姿势和气息就会紊乱得不行。如果要练好打do,我应该先把sayumen整明白才行。
  • 还练了kote。受那一方把手往左倾来open,攻这一方因为kote的击打距离近很多,直接出剑就行,不需要像men那样先挪一步再打。练习了两种kote,一种是打完go through,另一种是kote完了以后taiatari。我们也讨论了kote是否要把剑举到men的高度,答案是不一定,前辈让我们举高多半是为了让新手村的人多培养举剑的意识。
  • 练men的时候得知go through一定要快,不然会被追上来,我一转身就被对方打到了。关于go through也学习了怎么转弯,以右脚为轴转回kamae姿势即可。
  • 讨论了一些jodan相关的知识。感觉遇到jodan对手太难破解了,攻方用jodan等于已完成了一半的挥剑姿势,只要落下剑就能打到受方的men。如果要打kote和do,就会拉近距离,那么更容易被jodan对手打到。远距离打men会被对方的jodan挡住,因为jodan本身就是护着men的。Jany提到的可以拉近距离再hiki men。
  • Jany介绍并demo了三先:先先之先、先之先、后之先,分别是对方有任何动作前就出击、对方挥剑但还未击打时出击、对方挥剑后反击,比如对方打men我格挡后再打do。先先之先需要预判对手意图,先之先听起来更拼速度和准度,后之先需要准确格挡再出击,无论哪种对我这种菜鸡来收都太难了,还是好好打基础吧。不过每次听这些technique都觉得像在学下棋,每一个move都很make sense,丝阔以。无意中还发现一个漫画配图,生动又好笑。
后之先、先之先、先先之先。
  • 最后Jany给我们四个人拉了一个kendo learning squad小群,Jany分享了一个很棒的学习视频,所有动作都很精准,是我看过的最详细的学习视频啦

Jany和配偶的互动太可爱了,练习的同时还能吃到糖,开心哇!

练习 009

前天打了好多疫苗,胳膊疼得抬不起来,本以为今天无法练习,但晚上左手不疼了,只有右手疼,所以就继续去道场了。柴十分羡慕,说既然右手残废,就能发挥左手的真正实力了! :0190:

热身的footwork我觉得我走得频率比其他人慢,既不够小步也不够快速。今天新手村练了很多paring的strike,从普通的固定位打men,到边走边打men,到三个人站一竖排当receiver,其他人go through连打三个men,或者连着打men+kote+do。还挺好玩的,但是手脚基本功并没有很扎实,所以边跑边打又很容易动作瓦特了,看着target就顾不到手和脚,想着手和脚又会miss target,基本功远远远远不够哇!肌肉记忆还有好远的路要走 :0100:

回家后悲愤交加地定了周末的community room,层高够高,还有暖气,很适合练习,希望没人举报我们哈。感恩节前后的community room好像也是空置的,如果那阵子上班不累的话,也打算定这个房来练习! :0180:

sensei说很多人抱怨大赛裁判不够(难怪很多选手被抓去当裁判),也微微吐槽大家不够积极参与大赛(没来看比赛,没来帮忙等等),说剑道不仅仅是来上课,也要参与这些活动云云。 :0590:

下课后教导主任来谢谢我们去大赛帮忙,也带前辈来和我们打招呼,问我们有啥要问的没,于是就问了为啥大赛里很多打do的但是没几个能得分。前辈演示了一下,说do需要考虑出击距离、挥剑角度、持剑角度、打击位置等诸多因素,很多人是打men以后被人block再打do,但那时候和对手距离太近,不管最后残心多好,do也是无效的。 :3030:

最后还和新手村另一个妹子social了一下,竟也是国人,竟也是工友,竟也是同行,震惊三连,于是一起聊了个五毛钱的。这让我想起sento那本书里提到,少数族裔的活动场馆附带了许多社交需求,如果大家都是被pust to the society edge的人群,那么在这样的场所里社交,才会是最安全又舒服的。

练习 008

后天是大赛,所以今天还蛮多人来练习。尤其是来了不少Seattle dojo的人,但Seattle sensei却换了名牌,变成edmonds dojo的人了,连带他的两个小孩也跟着换了dojo。竟然在大赛前换了代表队,还挺神奇的,不知道是为什么呢?(后来听说是sensei在edmonds开了自己的道场,好厉害!)

今天新手村出奇地冷清,只有我、柴、友邻partner、台湾小朋友。和蔼的前辈带我们练了蛮多footwork,后来和蔼前辈去练习当裁判,于是换成美国夸夸风的前辈来教。前辈让我打他men,但我很怕打歪了,伤到对方。尤其是我比对方矮蛮多,我很担心打到对方面罩而不是头顶,然后把老人家打gg了。之前我也没练过go through(忘了term了,好像是某种kxxx keiko,柴:karaage keiko,我:怎么可能……),反正我打出去时所有姿势都乱了,下手也很轻很轻,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空挥suburi和对人打感觉完全不一样,手、脚、气合没有一个对的,学的都忘光了。基本功也远远没做到可以肌肉记忆的程度,对于对着人打也有很大的恐惧,而且经常忘记要go through(打完men会愣在那),go through的时候脚步也很乱,总之是乱糟糟的。感觉友邻partner就打得蛮好的,步伐和手都很稳,不像我们就在那蹦跶似的,kamae一蹦就乱了,柴蹦得和羚羊一样……

不过美国前辈的夸夸令人如沐春风,他和台湾小孩对打的时候,仿佛打出浓浓爷孙情。希望下次还是退回到练基本功,心里比较踏实。往后退、往左往右我还是不太行,go through也很不行,要在家里多练footwork啊……

课后依旧从Jany那里补了很多课,比如残心是要及时调整好姿势为了随时下一次出击,go through和体碰在练习和对打中的区别,还有剑道服的维护保养(竟然真的要手洗,而且那个背板不能沾水orz)

练习 007

今天小西也来加入练习了,十分wholesome的面基活动!

我是头一回穿hakama这一套练习,比想象中热,不知道大家夏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尤其是今夏动不动就是30度高温,顿时理解了《bamboo blade》为何说夏天会很臭,春天会发霉(感觉也是真的)。衣服可以机洗吗,应该不能吧,这可如何是好……hakama自带的lower back support好舒服,除了弯腰没那么方便之外,更方便收紧core,连kiai也更带劲了。

今天是负责管器材的老师带我们练习,来了快一个月,还是头一次跟非东亚的前辈上课,气氛完全不一样!美式课堂充满了夸夸,一瞬间甚至觉得和剑道的vibe格格不入,但是我好喜欢美式教学,特别encouraging,极度放大每个人有进步和做得好的地方,比如东亚前辈日常点评 this is good的,在美国前辈这里就是excellent strike + so proud of you的表情。在夸夸的课堂氛围里,平时极度摸鱼的台湾小孩都喊出了叫破喉咙的kiai,还是美式教学适合哄小孩哈。

而且今天的教学更注重让我们每次focus一个东西,比如一套动作拆成五六个小练习,先是步伐,然后是手举上去的高度和位置,再是挥下来的高度和力度,然后是手要放平之类的细节,最后是想象头顶有根线提着,保持体态和kiai,左脚要snap,等等。每次只练习一个小细节,比东亚老师们一次性要sync所有东西,要新手friendly很多很多!

今天的前辈还带了bogu让我们打men,我不太敢下手,生怕伤到对方了……

总之今天感觉还没怎么练就结束了,时间过得飞快。左手破皮的地方刚长好,练完又起茧了,庆幸没有再度破皮。带了一个左脚的护具,但是忘了穿,希望下次记得用上。

我打得很烂但是我好舒服好开心,社畜得到了救赎。

练习 006

课前好多人在群里请假(有一位是AWS on all 24h忙晕了,好惨),加上周末是万圣节,所以来了不到20个人而已。

挥剑后,如果我伸直左手,右手就会弯,除非我最后把右手收到剑柄中间,才能保证两个手臂都是直的,且剑的角度也没问题。老师说是因为剑柄太长,aka我的手太短,所以才有这个问题。为了保证左手一直在尾部,右手只好往下滑一些了……还是很困惑,下周问问另一个老师好了。

后来从Jany那里学到了如何判断右手位置,可以把右手向上弯成直角,把剑柄放在手肘处,然后看右手能握住哪里,这个位置就是右手适合放置的位置。

老师说出剑和钓鱼抛竿很像,这个比喻很生动啊,立刻就明白了左手的要义。最后对着落地窗练了好一会,有镜子反光挺有帮助的,可以看出来哪里不对,打镜子里的自己也很来劲,因为看到自己,很能激发怒气值。回家后发现左手无名指和小指的指根手掌那里磨破皮了,皮翻了起来,好痛,竟然不是先起个茧吗?上次这种部位起茧,还是小时候在游戏厅疯玩摩托车的年代……

这六次课最扎实的收获:熟练掌握日语从一数到十怎么念……

一些社会观察:台湾小孩早早被他爸抓来道场,还被教导主任安排去扫地,小朋友满脸写着不情愿。台湾小朋友和他爸定好八点就走,练习到七点四十就开始和老师check time,打得很不走心,最后一到点就夺门而出。另一个ABC小朋友今天来都没来,真是幸运儿。Seattle dojo sensei倒是带了两个娃来,真惨啊,两个小朋友大过节的打了一宿,别的小朋友去吃糖,他们被老爸呵斥一整夜。他们和他爸对练的时候,当爸的毫不留情,把孩子往死里敲打,疯狂冲撞,孩子打不好了还要被老爸在背后敲头,看着都累了……不过sensei两个小孩的衣服都好好看,一定是日本原装进口高级货,纹案好精致。

道场里好几个宫本,好几个须藤,我一看到日本人一个姓就默认是一家人,但是中文一个姓就不会这么想,我这是什么刻板印象……

练习 005

今天来的人很少,所以pair练习大半时候是和小男孩一起,很心累。因为一来不敢太用力,怕小朋友受不住,二来小朋友下手没轻重,一通瞎砍,让我也很紧张。

打了一节课的men,发现我还是右手用力为主,导致有点往右偏。而且左手手臂总有些弯,但左手一旦伸直呢,剑的倾斜角度又不太对了。总之很困惑,周五再问问老师好了。

如果左脚收进来跟快,加上整个躯干向前的momentum,的确击打效果会更好。老师说上肢力量并不是最重要的,肩臂肌肉太多反而容易过分僵硬。感觉大部分时候都需要很松弛握脸,只有出击那一刻是握紧且用力的,这个张弛有度好难啊!

下课后还说了一些战术,再次感慨真的很像下棋,剑道很有魅力啊。

一些无关上课的东西:senior说会有winter party,不知为何,我第一反应是大家很适合一起打年糕…… :0590:

练习 004

今天练习men才发现我手脚kiai加在一起后竟然挺不协调,无法sync在一起,老师指出来以后我才get到要同步出手出脚并喊出来。也和老师确认了手要举多高,举起来的时候手肘要不要弯,之类的细节。往后退还是不get,慢慢来吧……

Kiai我觉得我很努力了,老师还是觉得声音不够大。今天我get到了kiai越响亮越有助于收紧core,还真的挺有用的。老师为了鼓励我打men时叫得更大声,问我who you hate the most,那一秒我的反应是……,这是我可以说的吗?

训练结束后,吃了senior带来的homemade mochi cake,是pumpkin spice口味的,平常讨厌肉桂的我,竟然觉得超级好吃!另一个老师还说以前有mochi make party,听得我眼睛都亮了,心想这会费没白交(重点错了啊……)。他们晚上有时候还会去chimac吃宵夜,啊,这是本地我最喜欢的韩式炸鸡!好喜欢这个道场,氛围很轻松,没有过分严苛以至于劝退,要好好珍惜。

今天终于拿到自己的剑了,回家后也下单了衣服,可惜我一眼相中的Neko Shinai Bag缺货了哈。不过器材店竟然就在Richmond,以后去加拿大吃饭还可以直接pick up了。

发现Richmond有一个1917年建立的道场,日式建筑,每年只收一次人,看起来特别严格的样子,tournament比赛还有很多西雅图过去的选手呢,是一个难得在二战后恢复生机的道场,感觉和Seattle Kendo Kai很类似吧?

练习 003

今天练完觉得还是蛮喜欢剑道的,因为感受到了一种下棋的魅力,可能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吧?不过剑道与其说是竞技体育,我觉得还是更像martial arts啦。

第一次练的时候担心自己不够喜欢,所以没有commit,今天练完是担心自己身体素质不够strong enough,无法胜任这些technical skills,所以犹豫commit。虽然很害怕,但有一个学习的目标,有很积极的社群,有人志愿性质的带,感觉好棒啊,很喜欢这个氛围。除了自己的害怕,就没有其他入会的阻碍了。

我发现自己好像很喜欢学一个东西的过程,如果他背后的道理更有意思,我就更喜欢了。平常多想想剑道的事,或许也就能少想七想八被焦虑困扰了。感觉剑道就是这样一门很激发我兴趣的东西,感恩Jany领我们入门!

练完身心都很zen,与世无争,可以安心洗洗睡了……

练习 002

上周练完有点犹豫要不要commit full-time club membership,于是今天去了第二次剑道练习。

这次一上来就是跟大家一起练挥剑和步伐的基本功,但上次的老师并没有教挥剑,所以今天我还挺跟不上节奏的。只能照猫画虎,看别人怎么做就模仿一下,有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挥剑挥久了感觉手都抬不动了,口罩很快就汗湿了。挥剑细节还要课后学习一下。

步伐练习也缺一点click,好难做到小步伐快速平稳前进,更别说后退了,我能理解为啥基本功要练习一年半载了,真的好难……双人paring练习前进和后退的时候,每次往后退我就很慌,脚步一下就不稳了。尤其是和senior一些的人paring的时候,对方前进的那个气势就把我吓得够呛了,我一时间先走左脚还是先走右脚都不知道了,我可真怂啊……

还发现每个老师教的有点不一样,今天的老师不是贴心亚撒西那一卦的,有种教导主任的严肃感,但是教得挺细,动作要领加背后附带的理论都讲清楚了,让人学得心服口服。比如今天被老师纠正握剑的手法,说之所以要用那样的姿势,是为了不让对手轻易打掉我手中的剑,以及让握姿更灵活,种种。课后学了些礼仪向的知识,比如为啥hakama有五个褶子(好笑的是老师说他也不清楚是哪五个,不过Jany在一旁及时补充了,是仁义礼知信,我回家查了查,发现背后叠起来那两片还算额外两个,是忠孝……really?!)。

还有很多动作细节不太明白,比如步伐间距到底要多宽,每个老师竟然都说的不一样。好在柴找到一本书,讲得挺不错的,和老师说的也都对得上,打算自己多补课看书感受一下。

练完以后依旧是身心舒畅,后劲可以持续一整个晚上,至少现在两小时过去了这个劲还没散呢。最近的日常锻炼都无法持续这样的强度和时间,所以练习剑道带来的内啡肽格外明显,大脑格外放松舒缓。以前跳舞可以达到这个感觉,但是后来和柴一起打sports就不行,爬山也不行,可能是因为强度不够大吧。

练习 001

晚上约了和友邻面基,本来只打算观摩剑道,结果变成扎扎实实上了一晚上剑道课。我完全没想头一回来就可以try a legit intro class for free,一开始很紧张,上完以后真香了。

道场的规矩和礼仪蛮多的,和弓道那一套很像。上课先从logistics规矩教起,比如要提前半小时到以示尊敬并帮忙清理道场,然后如何鞠躬,什么时候要鞠躬,怎么鞠,光鞠躬就教了十分钟吧,还蛮锻炼core的。日式鞠躬好subtle,鞠出来有种用眼白看人而不怒自威的效果。然后就介绍剑的结构,如何保养,如何使用,怎么握持,等等。基本知识讲解过后,才刚开始入门。

一晚上练的就是鞠躬、准备拔剑、出剑、收剑、再鞠躬,这一些列手法和脚步。看着简单做着难,对我最大的挑战是脚很痛。上周爬山的脚底板还没好,今天又被暴击了。来之前不知道道场是需要赤脚的,结果一上来就是赤脚热身,围着场地跑步拉伸。我脚底最伤的地方刚好是剑道站姿发力点,好在今天刚好买了药,希望能缓解一下。出剑和收剑前都要下蹲,也很考验我那咔咔作响的膝盖。其他时候就更考验core了,持剑行进完全靠core撑着,练完一晚上感觉core得到了充足锻炼,仿佛去看了一次理疗。

学习步法和手法的时候总让我想到学跳舞,我用记choreography的方式去记剑道动作,到最后变成肌肉记忆才能连起来,也不知道应不应该如此。还有一些我不擅长的,比如怎么喊,感觉好难,要气沉丹田,听别人喊一嗓子我都心里发毛了。最后学了如何跪坐鞠躬,也是很多礼仪向的知识。

负责带我们的老师很热情也很细致,没有其他东亚中老年男子那种爹味(柴:可能因为是上海男人所以温柔吧)。和其他老师相处的时候还蛮,怎么讲,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是那种面对严苛东亚老师的感觉。也或许是因为我怕不懂规矩而冒犯道场而产生的心虚吧。

我很难想象我可以达到那种挥剑比赛的程度,因为我好怕也好不擅长竞技体育。但是前面大半年都是练基本功,所以没有竞技压力,今天练了一晚上也觉得很舒服,很久没有这样放松的感觉了。

我的其他爱好,比如写游记,还是太容易累到脑子,并无法从中得到放松,经常越写越疲倦。练剑道感觉像健身后的感觉,但又不太一样。我问柴,和爬山相比如何。柴说,爬山是过山车,上山很累,看到风景会觉得很开心,但是下山又回觉得为什么还没到家。我也觉得爬山的时候很难做到完全mindful,心里杂念还是很多的,但是练习剑道这种需要很注重细节的运动就会更专注。我又问柴,和她之前练的archery相比如何。柴觉得archery更有目的性,最后看的是能不能射中,对动作和心态要求没那么严格,但是剑道和弓道并不以是否获胜来判定成功,东西方差异还挺大的。和我们之前尝试的攀岩相比如何?攀岩会更担心受环境影响而失手摔死自己,因为怕死的应激性反而无法做到松弛且专注。

本来只是陪柴来观摩剑道,但是决定下周和柴一起来继续上课好了,还挺有趣的,good for mind and body,还可以和友邻面基。特别感谢象友的安利,第一次网友见面就做了如此wholesome的运动,感谢豆瓣/长毛象让我认识友邻、认识剑道。

最后感慨一句,感觉剑道出击和Nintendo switch sports击剑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