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练习笔记 001 – 010

练习 010

第十次的练习是Jany sensei的特别训练!感觉每次从Jany这里学到的东西是最细致的,我全程都是“哦~~”配合着sodesune的表情,恨不得练习结束后来一个sensei ni + rei ?

我订了小区的community room,层高刚好,挥剑不会打到天花板或顶灯,把沙发和椅子挪到角落后,场地大小也凑合四个人练习。美中不足是地面非地板,而且好像没有暖气,大冬天只能开着聊胜于无的壁炉来取暖。希望没有居民举报我们在这里敲敲打打……

  • Jany sensei带我们做了一圈简单的热身,本来轮到我负责给hayasubri报数,但我做完sayumen就有点喘了(人菜瘾大就是我),hayasubri做到最后我总觉得右手有点被拉着,是不是右手不小心太用力了?今天结束练习前做了50个hayasubri,我太菜了,后半段完全无法跟上节奏。
  • 正式练习从左手单独持剑开始,左手握在tsuba那里,把剑上下挥动,右手可按住左臂帮助平衡。如此几十下,再练左手单独持剑打men,感受左手的发力。如此五六次,最后再左右手一起持剑打men。这是我第一次这样训练左手,感觉很有帮助,好像一旦熟悉了左手的感觉,就不会让右手那么dominant了。
  • 仔细学习了kirikaeshi,之前只在道场看senior练过,前四后五sayumen,穿插men taiatari和最后go through。对我比较难的是sayumen,总是很难掌握角度。理论是左手永远在中心位,靠右手来steer角度即可。关于steer,昨天刚好看到另一篇剑道文章,说握剑的感觉应该像开车,平常轻轻搭住方向盘就好,需要转弯或其他特殊操作时才需握紧方向盘。出剑也是如此,握剑是放松的,出击拿一下才是紧握的。还和大家讨论了一下steer角度到底要多大,有45度的说法,但实战中也看到过前辈用15度左右的,很微妙。我感觉自己空挥的时候还好,但真的打到对方那里又不太对了似的,需要平常拉柴多练练sayumen。
  • 和sayumen困惑类似的还有打do,Jany配偶把打do总结为kote + sayumen,我觉得的确是这样。今天的打do练习是半蹲着,和对方一剑距离,受方呈上段姿势,攻方直接从斜上方挥下即可。一开始每次打都打歪,后来Jany提到不应该看bogu,建议看着shinai tip,用余光看对手和bogu即可。用了这个建议后,准度的确提高了些,挥剑也不那么歪歪扭扭了。这个感觉和前几次与前辈练习一模一样——一旦我过分注意击打的target,那么出击的姿势和气息就会紊乱得不行。如果要练好打do,我应该先把sayumen整明白才行。
  • 还练了kote。受那一方把手往左倾来open,攻这一方因为kote的击打距离近很多,直接出剑就行,不需要像men那样先挪一步再打。练习了两种kote,一种是打完go through,另一种是kote完了以后taiatari。我们也讨论了kote是否要把剑举到men的高度,答案是不一定,前辈让我们举高多半是为了让新手村的人多培养举剑的意识。
  • 练men的时候得知go through一定要快,不然会被追上来,我一转身就被对方打到了。关于go through也学习了怎么转弯,以右脚为轴转回kamae姿势即可。
  • 讨论了一些jodan相关的知识。感觉遇到jodan对手太难破解了,攻方用jodan等于已完成了一半的挥剑姿势,只要落下剑就能打到受方的men。如果要打kote和do,就会拉近距离,那么更容易被jodan对手打到。远距离打men会被对方的jodan挡住,因为jodan本身就是护着men的。Jany提到的可以拉近距离再hiki men。
  • Jany介绍并demo了三先:先先之先、先之先、后之先,分别是对方有任何动作前就出击、对方挥剑但还未击打时出击、对方挥剑后反击,比如对方打men我格挡后再打do。先先之先需要预判对手意图,先之先听起来更拼速度和准度,后之先需要准确格挡再出击,无论哪种对我这种菜鸡来收都太难了,还是好好打基础吧。不过每次听这些technique都觉得像在学下棋,每一个move都很make sense,丝阔以。无意中还发现一个漫画配图,生动又好笑。
后之先、先之先、先先之先。
  • 最后Jany给我们四个人拉了一个kendo learning squad小群,Jany分享了一个很棒的学习视频,所有动作都很精准,是我看过的最详细的学习视频啦

Jany和配偶的互动太可爱了,练习的同时还能吃到糖,开心哇!

练习 009

前天打了好多疫苗,胳膊疼得抬不起来,本以为今天无法练习,但晚上左手不疼了,只有右手疼,所以就继续去道场了。柴十分羡慕,说既然右手残废,就能发挥左手的真正实力了! :0190:

热身的footwork我觉得我走得频率比其他人慢,既不够小步也不够快速。今天新手村练了很多paring的strike,从普通的固定位打men,到边走边打men,到三个人站一竖排当receiver,其他人go through连打三个men,或者连着打men+kote+do。还挺好玩的,但是手脚基本功并没有很扎实,所以边跑边打又很容易动作瓦特了,看着target就顾不到手和脚,想着手和脚又会miss target,基本功远远远远不够哇!肌肉记忆还有好远的路要走 :0100:

回家后悲愤交加地定了周末的community room,层高够高,还有暖气,很适合练习,希望没人举报我们哈。感恩节前后的community room好像也是空置的,如果那阵子上班不累的话,也打算定这个房来练习! :0180:

sensei说很多人抱怨大赛裁判不够(难怪很多选手被抓去当裁判),也微微吐槽大家不够积极参与大赛(没来看比赛,没来帮忙等等),说剑道不仅仅是来上课,也要参与这些活动云云。 :0590:

下课后教导主任来谢谢我们去大赛帮忙,也带前辈来和我们打招呼,问我们有啥要问的没,于是就问了为啥大赛里很多打do的但是没几个能得分。前辈演示了一下,说do需要考虑出击距离、挥剑角度、持剑角度、打击位置等诸多因素,很多人是打men以后被人block再打do,但那时候和对手距离太近,不管最后残心多好,do也是无效的。 :3030:

最后还和新手村另一个妹子social了一下,竟也是国人,竟也是工友,竟也是同行,震惊三连,于是一起聊了个五毛钱的。这让我想起sento那本书里提到,少数族裔的活动场馆附带了许多社交需求,如果大家都是被pust to the society edge的人群,那么在这样的场所里社交,才会是最安全又舒服的。

练习 008

后天是大赛,所以今天还蛮多人来练习。尤其是来了不少Seattle dojo的人,但Seattle sensei却换了名牌,变成edmonds dojo的人了,连带他的两个小孩也跟着换了dojo。竟然在大赛前换了代表队,还挺神奇的,不知道是为什么呢?(后来听说是sensei在edmonds开了自己的道场,好厉害!)

今天新手村出奇地冷清,只有我、柴、友邻partner、台湾小朋友。和蔼的前辈带我们练了蛮多footwork,后来和蔼前辈去练习当裁判,于是换成美国夸夸风的前辈来教。前辈让我打他men,但我很怕打歪了,伤到对方。尤其是我比对方矮蛮多,我很担心打到对方面罩而不是头顶,然后把老人家打gg了。之前我也没练过go through(忘了term了,好像是某种kxxx keiko,柴:karaage keiko,我:怎么可能……),反正我打出去时所有姿势都乱了,下手也很轻很轻,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空挥suburi和对人打感觉完全不一样,手、脚、气合没有一个对的,学的都忘光了。基本功也远远没做到可以肌肉记忆的程度,对于对着人打也有很大的恐惧,而且经常忘记要go through(打完men会愣在那),go through的时候脚步也很乱,总之是乱糟糟的。感觉友邻partner就打得蛮好的,步伐和手都很稳,不像我们就在那蹦跶似的,kamae一蹦就乱了,柴蹦得和羚羊一样……

不过美国前辈的夸夸令人如沐春风,他和台湾小孩对打的时候,仿佛打出浓浓爷孙情。希望下次还是退回到练基本功,心里比较踏实。往后退、往左往右我还是不太行,go through也很不行,要在家里多练footwork啊……

课后依旧从Jany那里补了很多课,比如残心是要及时调整好姿势为了随时下一次出击,go through和体碰在练习和对打中的区别,还有剑道服的维护保养(竟然真的要手洗,而且那个背板不能沾水orz)

练习 007

今天小西也来加入练习了,十分wholesome的面基活动!

我是头一回穿hakama这一套练习,比想象中热,不知道大家夏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尤其是今夏动不动就是30度高温,顿时理解了《bamboo blade》为何说夏天会很臭,春天会发霉(感觉也是真的)。衣服可以机洗吗,应该不能吧,这可如何是好……hakama自带的lower back support好舒服,除了弯腰没那么方便之外,更方便收紧core,连kiai也更带劲了。

今天是负责管器材的老师带我们练习,来了快一个月,还是头一次跟非东亚的前辈上课,气氛完全不一样!美式课堂充满了夸夸,一瞬间甚至觉得和剑道的vibe格格不入,但是我好喜欢美式教学,特别encouraging,极度放大每个人有进步和做得好的地方,比如东亚前辈日常点评 this is good的,在美国前辈这里就是excellent strike + so proud of you的表情。在夸夸的课堂氛围里,平时极度摸鱼的台湾小孩都喊出了叫破喉咙的kiai,还是美式教学适合哄小孩哈。

而且今天的教学更注重让我们每次focus一个东西,比如一套动作拆成五六个小练习,先是步伐,然后是手举上去的高度和位置,再是挥下来的高度和力度,然后是手要放平之类的细节,最后是想象头顶有根线提着,保持体态和kiai,左脚要snap,等等。每次只练习一个小细节,比东亚老师们一次性要sync所有东西,要新手friendly很多很多!

今天的前辈还带了bogu让我们打men,我不太敢下手,生怕伤到对方了……

总之今天感觉还没怎么练就结束了,时间过得飞快。左手破皮的地方刚长好,练完又起茧了,庆幸没有再度破皮。带了一个左脚的护具,但是忘了穿,希望下次记得用上。

我打得很烂但是我好舒服好开心,社畜得到了救赎。

练习 006

课前好多人在群里请假(有一位是AWS on all 24h忙晕了,好惨),加上周末是万圣节,所以来了不到20个人而已。

挥剑后,如果我伸直左手,右手就会弯,除非我最后把右手收到剑柄中间,才能保证两个手臂都是直的,且剑的角度也没问题。老师说是因为剑柄太长,aka我的手太短,所以才有这个问题。为了保证左手一直在尾部,右手只好往下滑一些了……还是很困惑,下周问问另一个老师好了。

后来从Jany那里学到了如何判断右手位置,可以把右手向上弯成直角,把剑柄放在手肘处,然后看右手能握住哪里,这个位置就是右手适合放置的位置。

老师说出剑和钓鱼抛竿很像,这个比喻很生动啊,立刻就明白了左手的要义。最后对着落地窗练了好一会,有镜子反光挺有帮助的,可以看出来哪里不对,打镜子里的自己也很来劲,因为看到自己,很能激发怒气值。回家后发现左手无名指和小指的指根手掌那里磨破皮了,皮翻了起来,好痛,竟然不是先起个茧吗?上次这种部位起茧,还是小时候在游戏厅疯玩摩托车的年代……

这六次课最扎实的收获:熟练掌握日语从一数到十怎么念……

一些社会观察:台湾小孩早早被他爸抓来道场,还被教导主任安排去扫地,小朋友满脸写着不情愿。台湾小朋友和他爸定好八点就走,练习到七点四十就开始和老师check time,打得很不走心,最后一到点就夺门而出。另一个ABC小朋友今天来都没来,真是幸运儿。Seattle dojo sensei倒是带了两个娃来,真惨啊,两个小朋友大过节的打了一宿,别的小朋友去吃糖,他们被老爸呵斥一整夜。他们和他爸对练的时候,当爸的毫不留情,把孩子往死里敲打,疯狂冲撞,孩子打不好了还要被老爸在背后敲头,看着都累了……不过sensei两个小孩的衣服都好好看,一定是日本原装进口高级货,纹案好精致。

道场里好几个宫本,好几个须藤,我一看到日本人一个姓就默认是一家人,但是中文一个姓就不会这么想,我这是什么刻板印象……

练习 005

今天来的人很少,所以pair练习大半时候是和小男孩一起,很心累。因为一来不敢太用力,怕小朋友受不住,二来小朋友下手没轻重,一通瞎砍,让我也很紧张。

打了一节课的men,发现我还是右手用力为主,导致有点往右偏。而且左手手臂总有些弯,但左手一旦伸直呢,剑的倾斜角度又不太对了。总之很困惑,周五再问问老师好了。

如果左脚收进来跟快,加上整个躯干向前的momentum,的确击打效果会更好。老师说上肢力量并不是最重要的,肩臂肌肉太多反而容易过分僵硬。感觉大部分时候都需要很松弛握脸,只有出击那一刻是握紧且用力的,这个张弛有度好难啊!

下课后还说了一些战术,再次感慨真的很像下棋,剑道很有魅力啊。

一些无关上课的东西:senior说会有winter party,不知为何,我第一反应是大家很适合一起打年糕…… :0590:

练习 004

今天练习men才发现我手脚kiai加在一起后竟然挺不协调,无法sync在一起,老师指出来以后我才get到要同步出手出脚并喊出来。也和老师确认了手要举多高,举起来的时候手肘要不要弯,之类的细节。往后退还是不get,慢慢来吧……

Kiai我觉得我很努力了,老师还是觉得声音不够大。今天我get到了kiai越响亮越有助于收紧core,还真的挺有用的。老师为了鼓励我打men时叫得更大声,问我who you hate the most,那一秒我的反应是……,这是我可以说的吗?

训练结束后,吃了senior带来的homemade mochi cake,是pumpkin spice口味的,平常讨厌肉桂的我,竟然觉得超级好吃!另一个老师还说以前有mochi make party,听得我眼睛都亮了,心想这会费没白交(重点错了啊……)。他们晚上有时候还会去chimac吃宵夜,啊,这是本地我最喜欢的韩式炸鸡!好喜欢这个道场,氛围很轻松,没有过分严苛以至于劝退,要好好珍惜。

今天终于拿到自己的剑了,回家后也下单了衣服,可惜我一眼相中的Neko Shinai Bag缺货了哈。不过器材店竟然就在Richmond,以后去加拿大吃饭还可以直接pick up了。

发现Richmond有一个1917年建立的道场,日式建筑,每年只收一次人,看起来特别严格的样子,tournament比赛还有很多西雅图过去的选手呢,是一个难得在二战后恢复生机的道场,感觉和Seattle Kendo Kai很类似吧?

练习 003

今天练完觉得还是蛮喜欢剑道的,因为感受到了一种下棋的魅力,可能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吧?不过剑道与其说是竞技体育,我觉得还是更像martial arts啦。

第一次练的时候担心自己不够喜欢,所以没有commit,今天练完是担心自己身体素质不够strong enough,无法胜任这些technical skills,所以犹豫commit。虽然很害怕,但有一个学习的目标,有很积极的社群,有人志愿性质的带,感觉好棒啊,很喜欢这个氛围。除了自己的害怕,就没有其他入会的阻碍了。

我发现自己好像很喜欢学一个东西的过程,如果他背后的道理更有意思,我就更喜欢了。平常多想想剑道的事,或许也就能少想七想八被焦虑困扰了。感觉剑道就是这样一门很激发我兴趣的东西,感恩Jany领我们入门!

练完身心都很zen,与世无争,可以安心洗洗睡了……

练习 002

上周练完有点犹豫要不要commit full-time club membership,于是今天去了第二次剑道练习。

这次一上来就是跟大家一起练挥剑和步伐的基本功,但上次的老师并没有教挥剑,所以今天我还挺跟不上节奏的。只能照猫画虎,看别人怎么做就模仿一下,有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挥剑挥久了感觉手都抬不动了,口罩很快就汗湿了。挥剑细节还要课后学习一下。

步伐练习也缺一点click,好难做到小步伐快速平稳前进,更别说后退了,我能理解为啥基本功要练习一年半载了,真的好难……双人paring练习前进和后退的时候,每次往后退我就很慌,脚步一下就不稳了。尤其是和senior一些的人paring的时候,对方前进的那个气势就把我吓得够呛了,我一时间先走左脚还是先走右脚都不知道了,我可真怂啊……

还发现每个老师教的有点不一样,今天的老师不是贴心亚撒西那一卦的,有种教导主任的严肃感,但是教得挺细,动作要领加背后附带的理论都讲清楚了,让人学得心服口服。比如今天被老师纠正握剑的手法,说之所以要用那样的姿势,是为了不让对手轻易打掉我手中的剑,以及让握姿更灵活,种种。课后学了些礼仪向的知识,比如为啥hakama有五个褶子(好笑的是老师说他也不清楚是哪五个,不过Jany在一旁及时补充了,是仁义礼知信,我回家查了查,发现背后叠起来那两片还算额外两个,是忠孝……really?!)。

还有很多动作细节不太明白,比如步伐间距到底要多宽,每个老师竟然都说的不一样。好在柴找到一本书,讲得挺不错的,和老师说的也都对得上,打算自己多补课看书感受一下。

练完以后依旧是身心舒畅,后劲可以持续一整个晚上,至少现在两小时过去了这个劲还没散呢。最近的日常锻炼都无法持续这样的强度和时间,所以练习剑道带来的内啡肽格外明显,大脑格外放松舒缓。以前跳舞可以达到这个感觉,但是后来和柴一起打sports就不行,爬山也不行,可能是因为强度不够大吧。

练习 001

晚上约了和友邻面基,本来只打算观摩剑道,结果变成扎扎实实上了一晚上剑道课。我完全没想头一回来就可以try a legit intro class for free,一开始很紧张,上完以后真香了。

道场的规矩和礼仪蛮多的,和弓道那一套很像。上课先从logistics规矩教起,比如要提前半小时到以示尊敬并帮忙清理道场,然后如何鞠躬,什么时候要鞠躬,怎么鞠,光鞠躬就教了十分钟吧,还蛮锻炼core的。日式鞠躬好subtle,鞠出来有种用眼白看人而不怒自威的效果。然后就介绍剑的结构,如何保养,如何使用,怎么握持,等等。基本知识讲解过后,才刚开始入门。

一晚上练的就是鞠躬、准备拔剑、出剑、收剑、再鞠躬,这一些列手法和脚步。看着简单做着难,对我最大的挑战是脚很痛。上周爬山的脚底板还没好,今天又被暴击了。来之前不知道道场是需要赤脚的,结果一上来就是赤脚热身,围着场地跑步拉伸。我脚底最伤的地方刚好是剑道站姿发力点,好在今天刚好买了药,希望能缓解一下。出剑和收剑前都要下蹲,也很考验我那咔咔作响的膝盖。其他时候就更考验core了,持剑行进完全靠core撑着,练完一晚上感觉core得到了充足锻炼,仿佛去看了一次理疗。

学习步法和手法的时候总让我想到学跳舞,我用记choreography的方式去记剑道动作,到最后变成肌肉记忆才能连起来,也不知道应不应该如此。还有一些我不擅长的,比如怎么喊,感觉好难,要气沉丹田,听别人喊一嗓子我都心里发毛了。最后学了如何跪坐鞠躬,也是很多礼仪向的知识。

负责带我们的老师很热情也很细致,没有其他东亚中老年男子那种爹味(柴:可能因为是上海男人所以温柔吧)。和其他老师相处的时候还蛮,怎么讲,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是那种面对严苛东亚老师的感觉。也或许是因为我怕不懂规矩而冒犯道场而产生的心虚吧。

我很难想象我可以达到那种挥剑比赛的程度,因为我好怕也好不擅长竞技体育。但是前面大半年都是练基本功,所以没有竞技压力,今天练了一晚上也觉得很舒服,很久没有这样放松的感觉了。

我的其他爱好,比如写游记,还是太容易累到脑子,并无法从中得到放松,经常越写越疲倦。练剑道感觉像健身后的感觉,但又不太一样。我问柴,和爬山相比如何。柴说,爬山是过山车,上山很累,看到风景会觉得很开心,但是下山又回觉得为什么还没到家。我也觉得爬山的时候很难做到完全mindful,心里杂念还是很多的,但是练习剑道这种需要很注重细节的运动就会更专注。我又问柴,和她之前练的archery相比如何。柴觉得archery更有目的性,最后看的是能不能射中,对动作和心态要求没那么严格,但是剑道和弓道并不以是否获胜来判定成功,东西方差异还挺大的。和我们之前尝试的攀岩相比如何?攀岩会更担心受环境影响而失手摔死自己,因为怕死的应激性反而无法做到松弛且专注。

本来只是陪柴来观摩剑道,但是决定下周和柴一起来继续上课好了,还挺有趣的,good for mind and body,还可以和友邻面基。特别感谢象友的安利,第一次网友见面就做了如此wholesome的运动,感谢豆瓣/长毛象让我认识友邻、认识剑道。

最后感慨一句,感觉剑道出击和Nintendo switch sports击剑好像!!!

在超市散步才是正经事 | Seattle Foulee Market + Maruta Shoten + Boo Han Market

因为我们日常钟爱的越华超市撤去了西雅图分店,所以不得不开始搜寻其他亚洲小超市来作为替代。Seattle不乏中、日、韩连锁超市,但连锁超市总少了一些small business的人情味。最近探索了三家小超市:菲律宾超市Foulee Market、日本超市Maruta Shoten,以及韩国超市Boo Han Market。每家都各有趣味,于是记成一篇流水账。

东南亚超市 Foulee Market

Foulee Market是菲律宾裔同事推荐的。曾在公司吃了同事带来的红毛丹,惊为天人,伊港是这个超市买的。

我觉得是西雅图最好的红毛丹,一盒里也有那么几颗不太新鲜的,但整体性价比算最好的!

店铺门脸不大,巴掌大的停车场最多塞十辆车,低矮的平房配老旧的外墙,看起来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asian family business。店内布局利用了各种犄角旮旯,也自然不如别家连锁超市那样规整明亮,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带壳椰子到酸角到凉薯,从猪肚到牛肠,啥都有一些,价格也适中。买了红毛丹,的确比costco卖得更甜,但是回家后要捡出盒子里放久了的那几颗赶紧吃掉。还买了小芋头,回来炖红烧肉。

可能二十年没见过这么新鲜的凉薯了,上次还是在农村外婆家的菜地里挖凉薯,挖出来当水果吃。
椰子带壳、不带壳的都有,比连锁超市便宜不少。

零食区很有意思。果干类要啥有啥(就是那种干干脆脆的菠萝蜜、芋头条、香蕉片等等),还有榴莲味、菠萝蜜味、椰子味、芋头味的蛋卷(买了榴莲蛋卷,挺香的)。菲律宾裔好像钟爱脆脆的东西,比如各式各样的饼干、炸猪皮、炸鱼皮、虾片、膨化食品。以前去海南过年,发现年货主打产品竟然是饼干,不是一包一包的,而是一桶一桶的饼干。不知道这是什么南洋特有的习俗呢?

满墙满墙的饼干让我梦回海南的新年超市
不认识但看起来是很好吃的flaky老式糖饼干
美禄版奥利奥!
美禄巧克力夹心饼干,很有老式饼干的感觉,最高评价是“不甜”,饼干有一丝丝美禄的味道。
各种热带水果味的蛋卷,香味很浓郁,蛋卷超酥脆,价格也很亲民,大概三四块钱一袋而已。
能想到的热带水果口味种类都有

调料区除了东南亚特色酱料,还有很多玻璃罐装的珍珠(泡在焦糖水里的珍珠)、紫薯酱、各种口味的椰果、煮熟且加糖的豆子,以及一种看着很像粉条的东西(是椰果条)。如果每样买一罐,就可以开摊卖怀旧奶茶和冰品了。这些个五颜六色的配料,让我想起在泉州吃的四果汤和海南吃的清补凉。

紫薯酱何必去Trader Joe’苦等,原来东南亚人民早就用上了,根本不是新鲜事。
光是各式各样的椰果就排了整整一面墙
珍……珍珠?!原来方便珍珠也是别人玩剩下的东西啊
别说珍珠了,黑糖珍珠也是人家玩剩下的。
各种煮好的加糖豆子配料,小时候买的古早奶茶冰品里总有这些东西,感觉已经退出中式奶茶市场了,小朋友们估计都不认得了。
原来除了椰果还有椰条,我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了。

肉制品区有大量冷冻海鲜,比如一整包的带头小鱿鱼,各种认识的、不认识的海鱼。冷藏区的三文鱼头和鱼肚也很划算,配上超市里的地道料包,一定能做出正宗的菲律宾酸汤三文鱼。

鱿鱼、章鱼全都有
三文鱼肚和三文鱼头还真是亚洲超市特供,尤其是韩国和东南亚超市。小鱼干也特别多。

最惊喜的是鲜肉区,鸡爪、鸡胗物美价廉,牛脚、羊骨要啥有啥,带皮猪五花都是小意思,猪肚、猪肠、猪脸、猪鼻、猪肘、毛肚、金钱肚、牛筋……能想到的这里都有。想不到的,比如牛肝和牛肠,这里也有。自打越华超市撤出西雅图,我就以为再也没机会买到实惠的下水食材了,没想到Foulee供货这么丰富,不堵车的时候开过来也就20分钟,着实松了一口气。

拿起商品仔细看看价标,发现Foulee原来也有中文名——“富利”。不禁感慨这个信达雅真是满分啊。

从未见过这么大一包的鸡胗,还这么便宜?!
牛肚、牛百叶、金钱肚一应俱全,自制卤味拼盘、毛血旺、火锅都没问题。
羊骨和牛蹄
牛肝
猪鼻、猪脸、猪肠!
牛肠、牛筋!
全城最实在的猪蹄。其他家都是猪肘和猪蹄分开卖的,但是Foulee是卖一整个,太感人了。
带皮猪肩肉!再也不愁想做脆皮烧肉和梅菜扣肉的时候买不到新鲜材料了。

熟食区充满着诱惑,因为几乎全是炸物。炸鱼、炸鸡不足为奇,但是还有炸猪皮、炸鸡皮、炸三文鱼肚、炸猪五花,哪一个不是鲜香四溢,哪一个不是披着金灿灿的外皮散发着罪恶的呼唤。除了炸物,还有理智尚存的盒饭和菲律宾点心可买。点心中的suman长得很像粽子,是香蕉叶包着用椰奶煮熟的糯米饭。还有puto之类的米糕,之前也在同事那里吃过,很清爽很喜欢,就是色素有点点多。

炸鸡皮和炸猪皮
炸三文鱼肚和炸猪五花
各种炸物令人久久无法自拔

在炸物面前天人交战了五分钟,我本想买半斤炸三文鱼肚解馋,但三文鱼肚本来就油,油炸的三文鱼肚是油上加油,胃不好的我大概率无福消受,只好摆摆手,赶去下一站日本小超市,去吃更清爽的便当。

日本杂货便当屋 Maruta Shorten

日本超市Maruta Shorten和Foulee相隔不远,但风格完全不一样。Maruta是美国小超市“该有”的样子——门前有一大片规整的车位,店内布局方方正正、宽敞明亮。和Foulee的热闹拥挤相比,Maruta甚至显得有点冷清。Foulee那边几乎全是少数族裔光顾(而且很多顾客并不说英语,这挺好,说明这店地道啊),而Maruta这边明显多了些白人顾客。

门口有很多特价零食,还有很多新口味的百醇pejoy。

Maruta并没有太多生鲜,八成都是零食干货和杂物,更像一个小杂货铺。有意思的是,Maruta还卖Daiso同款杂货,连包装都是Daiso原装的,但是价格比Daiso贵个三成。其实Maruta南北两侧各有一家车程十分钟的Daiso,我一开始还挺惊讶这样倒买倒卖竟然也有市场。Foulee Market一样也有倒买倒卖,不过卖的是Costco的调料或拆分商品,然而Foulee附近车程十分钟也有一家Costco。回想起来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为South Seattle这片地方住的并不是高收入群体,或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负担起随意开车出行或Costco几十块钱的年费吧。

我们是冲着Maruta的熟食区来的,可惜熟食区下午两点就收摊了,啥也没买着,只能望着丼饭的菜单嗷嗷流口水,亲子丼、炸鸡丼、猪排丼、poke,每个都想吃,可惜一个都吃不着。价格也十分良心,现在七八块钱一碗的丼饭上哪找啊,连panda express的盖饭都比这个贵了。

他家还能点party platter——巨大的寿司拼盘、鱼生拼盘,甚至炸鸡拼盘。等我哪天要庆祝点啥了,要来一份炸鸡platter,才40多块钱,吃到上火流鼻血都在所不惜。这里日式炸鸡按斤卖也才9块多,下次一定来吃个够。

来了才知道下午两点就收摊了,只能望梅止渴。
好便宜?

没赶上热饭的遗憾久久挥之不去,只能去隔壁冷食区买些寿司和鱼生充饥。时值下午四点,便当所剩无几,便当货架空得只剩下一个小角落还有东西。我们都很喜欢稻荷寿司,于是拿了一份稻荷寿司拼盘,柴还眼尖地挑到一份鱼生拼盘和打折的鱿鱼小菜,加在一起才15块,比美国超市卖的生硬冷饭物美价廉到哪里去了。

不过,这毕竟都是别人挑剩下的,我们几乎没抱期待。先吃了一口稻荷寿司,竟然出乎意料地好吃,寿司饭的清爽酸甜恰到好处。鱿鱼小菜清爽入味还有嚼劲,一份才2块钱出头,再也不用去Seattle Fishguy排长队、看脸色来买鱿鱼小菜了。那份6块钱的鱼生拼盘最为惊艳,金枪鱼、三文鱼、章鱼都十分新鲜,如果去餐馆里加一个摆盘,价格能翻三倍吧。

午后所剩的寿司不多了,基本都是6块钱左右一盒,据说4点以后都是半价,但选择余地就更少了。图上是spicy salmon roll和unagi roll。
午后的小菜也开始八折促销,卖到这份鱿鱼小菜,只需2块钱出头,味道一点都不打折扣。
没买到don饭的悲伤被稻荷寿司治愈了!
鱼生拼盘,也只要6块多,买了不吃亏,买了不上当,三文鱼入口即化,章鱼也十分有嚼劲,物美价廉当之无愧。

买完便当后直接坐在车里吃了起来。都十月中旬了,车窗外却是摇曳的常绿树影和暖暖的风,恍惚间还以为自己是出来春游的。Maruta Shoten附近就是Costco,很适合以后来Maruta买个午饭便当然后去隔壁Costco上货。

Maruta门口有许多日语小报纸,其中少不了我看过的最wholesome的本地免费报纸——Soy Source! 报纸名的精巧双关特别吸引我眼球,所以之前我在日本餐馆等单时拿过一份。虽然全是日文,基本看不懂,但是不影响我用Google translate津津有味看了一页又一页。Soy Souce报纸一般在日餐和日超门口都能免费领取,Maruta也不例外,吃完便当后,我赶紧回店门口拿了几份日本报纸回家,享受轻松读报时间。

感觉面向日裔的报纸更轻松,不知道读者群是不是以家庭主妇为主,所以内容大都是鲜活的本地生活情报,一副与世无争活在世外桃源的感觉。相比之下,华裔报纸(比如西华报NW Asian Weekly)就显得更严肃些,可能读者群是喝茶下棋的华人老头?

日本餐馆和超市门口常见的日语报纸和英语版西华报
Panama Hotel Owner访谈

日语报纸不太像华语报纸那样充满政治和八卦新闻,更侧重于报导有益身心的生活信息。比如有很健康的营养学分析配Trader Joe’S好物推荐,有应季的日本南瓜食谱,有本地赏秋游记,有俳句散文,有儿童文学,有女性健康养生专版,有Japanese Town historical building Panama Hotel的owner访谈翻译稿(英译日),讲述Japanese exclusion期间为何许多日裔居民不得不在二战期间把家当留存在酒店地下室,又是如何不幸没能撑到回酒店取物,于是这些行李便留在酒店里,成了历史的见证。报纸上还有本地文娱活动日程专版,让我及时发现了今年州立公园和国家公园的免费日是哪几天(毕竟除了“无料”我也不认得几个字了)。除此之外,还有Jazz Alley日本演奏家的巡演信息、日本乐队巡演信息,以及Kinokuniya书店的上新书目通知,等等。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本地小报!

如果对本地日本社群或亚裔社群新闻感兴趣,不放有机会拿一份日本报纸回家,一定能重拾读报的乐趣。

韩国超市 Boo Han Market

前阵子去韩国餐馆Gilson吃烤大肠,偶然发现了隔壁的韩国小超市Boo Han Market,超市看着不起眼,但既然在韩国餐馆隔壁,而且整个plaza都是韩国门店,想必不会差到哪里去?餐馆等位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来Boo Han逛了一圈。

第一次去Boo Han时碰到了物美价廉的板栗和冬枣,以及品相尤其好的大白菜和白萝卜,甚至能按箱卖,太适合搬回家做泡菜了。Boo Han的生鲜不如Hmart选择丰富,尤其是肉类,但零食和干货还算丰富。零食不如Hmart那么fancy紧跟潮流,倒是有很多符合我们这种老年口味的古早零食。比如有我馋了很久的香脆煎米饼,各种口味我们都买过,都很好吃。

2块钱一磅的冬枣
海鲜零食
黑糖口味的雪饼,很有黑糖珍奶的感觉
米煎饼!米制品还是韩国人做得好啊
米饮料、米露、米饼也很好香甜

这家店的海鲜零食、海苔片、干菇等等都有超大包装的,堪比Costco。超市门口还有小面包、熟食、韩国传统零食(米糕之类的)。整体上因为布局小巧所,以比Hmart好逛(不会迷失在高高货架之间)。顾客估计都去隔壁的Hmart和大华了,所以凸显得Boo Han人少清净。

其实Boo Han在南边South Tacoma还有一家,那家才是他们的大本营。Boo Han是1973年移民来的美国,在Tacoma附近的Lakewood定居,一开始以豆腐店起家,后来做大了便开了超市,再往后才发展出我去的Edmonds这家分店。可惜分店的生鲜供给有限,要买生鲜还是敌不过隔壁Hmart和大华。打算下次去南边时顺路看看Boo Han的Soute Tacoma总店和越华的Renten总店。

Seattle地区的韩国business但凡正宗一些的,都在很南与很北的地区,不知道为何韩国人都定居在这两个地方呢?之前考古Seattle China Town的历史,中、日、菲劳工移民都有迹可循,唯独没有看到韩国人的影子。China Town一开始是中国人移民居多,但排华法案切段了中国移民西行这条路。日本移民紧随其后,填补上了这份劳工空缺,并建立起欣欣向荣的Japan Town。可好景不长,二战的阴影迫使日裔美国人饱受集中营之苦,Japan Town光辉不再。菲律宾因为有殖民历史,所以菲律宾劳工可用美国护照更方便地通往美国,接力般地填补起廉价劳动力市场。

那韩国人是什么时候来的呢?据说是1960年代才来的。因为美国在1965年废除了移民国籍人口限制,终于开放鼓励移民,而刚好韩国人也不堪国内的动荡,于是纷至沓来。

我特别喜欢逛这些family owned small business。越华超市的主人Duc Tran是作为越战难民来到美国,自学英语,帮助其他同样逃来美国的同乡人在异乡安家。后来他白手起家,为了服务社群,而渐渐把小超市做大。而Boo Han大概是受了Korean War和美国1965 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Act的影响,成为了美国移民,开起了豆腐店和生鲜超市。

每家店都是一代人甚至好几代人的故事,但城市发展和老店维护时常是冲突的。据说越华超市将在construction完工后回归Seattle,但并不是所有店都有这样的运气。大多数店的命运都随着买地造楼或城市基建开发而隐入尘烟,不知道Foulee, Maruta, Boohan这几家店以后的日子将要何去何从呢?

2021年消费总结(和薅羊毛心得)

出国前我一直用随手记App记账,在有手机前一直用纸笔记账,记账的习惯始于小学时期。出国后得益于信用卡自带的详细账单,反而放弃了记账这个习惯。后因伴侣和同居关系产生了长期、高频、非定期结清的相互垫款,一年下来,即便有信用卡详单,也不知道其中哪些钱是自己花的,变成一笔糊涂账。受象友启发,我在2021年坚持了一整年手动记账,还挺有收获的。

记账规则

  1. 根据我所剩不多的会计知识,我采用了权责发生制记账。大笔年费类支出,比如车辆牌照费、车险、订阅费等,都平摊到每个月,而不是只记在付款日。账单类支出,比如水费、网费等,也记在事件发生的当月而不是几个月后的付款日。
  2. 捐款和信用卡返现均没有记录在消费账目中。
  3. 可以报销的费用,比如手机话费,也没有记录在此。
  4. 账目只反映我个人的开支。其中房租是和伴侣按比例分摊,吃饭和旅游是两人均摊,其他项目都是我的个人支出。比如我一年在吃上花了3000多刀,但是这只是人均开支哈,我并没有虐待伴侣不让她吃饭……

记账工具

本打算用beancount做复式记账,但觉得有点麻烦,不利于培养和坚持记账习惯。Excel类工具暂时还没有方便的手机版,如果每次都要回到电脑前记账,我肯定也放弃了。于是我最终选择用Notion记账:每笔交易发生时在手机上用Splitwise和Notion及时分账和记账,月末和年末再从电脑端导出csv文件进行数据总结,效果还不错。

整理了一个2022年的Notion记账模板,每个月的视图都按日期filter好了,增删改category不影响统计,月末和年末导出csv文件计算小结即可。

===点击就送记账模板===

账务分析

2020年时,我根据信用卡详单勉强归纳了一份消费总结,分成玩、食、住、行几个大类。本来是衣、食、住、行几类,但我在“衣”(购物类消费)上花费并不多,所以就把购物和旅游一并划入“玩”这个类别。

2021年总支出34030.09刀,各类目有增有减,因为意外做手术导致总开销比2020年高一点,抛去这点的话,和往年基本持平。具体数额详见文末的表格。

总开支$20800.22
占比61.12%

住房开支依旧是大头,这部分包括租金、水电网费、公寓停车费、日用品支出、家具和家居用品支出。因为要开始同居生活,所以2021年中搬入了更大、更新的公寓,居住费用也因此增加。虽然入住新公寓有返现和免房租的优惠,但搬家和买二手家具也花了点小钱,导致住房开支和往年相比几乎持平。家居类的最大单笔开销竟然是售价仅100多刀的空气净化器,大概是因为我们买了大量二手用品,比如淘来的可移动的电视机支架才花了30刀,买家居用品并没有花多少钱。

总开支$3217.55
占比9.46%

美食博主吃饭很省钱,因为几乎不下馆子,而且自己做的比外面更新鲜也更好吃。2021年的60次外⻝只花了700多刀,因为其中20%是(爬山和自驾游途中)吃麦当劳,10%是(买菜后顺便)吃Costco的热狗和冰可乐。最⼤单笔⽀出和占⽐最⼤支出都是本地最稳定的湘菜馆——洞庭春。

买菜部分只花了约2500刀,其中Costco和Trader Joe’s的消费额占了一小半。我在Costco买奶、蛋、肉,在Trader Joe’s买零食和速冻食品,没想到后者竟然花了这么多。在Costco买零食大概均价也要每包10刀,并不便宜,还常因为吃不完而过期浪费了。在Trader Joe’s买的零食虽不贵,但无奈种类繁多,一年下来也骗去我三四百刀!本来单独有一个类目记录零食开销,后来发现买得实在太多,都不好意思单独记了。少买零食可能比不外食还省钱。

和象友交流后,我才发现我们的买菜开销并不高。我猜测是因为我只有蛋、奶、豆类(豆奶和豆腐)买有机产品(非有机的这几类产品容易让我产生炎症),肉类偶尔买有机,大部分只买nature那种级别(买个心理作用罢了),蔬果类更是随便买买,所以整体开支并不高。

此外,我们每周吃什么,很大程度取决于本周有哪些打折产品,比如精贵的ribeye steak和flank steak碰到买一送一还是很划算的。吃应季蔬果也会很省钱,比如春天的芦笋、夏天的樱桃、秋天的苹果、冬天的橘子,大都比其他时候便宜。

超市送的coupon也帮我们薅了不少羊毛,比如Safeway网站的Safeway for you专页会根据用户的购买记录发送量身定制的coupon。打个比方,如果之前在他家买过麦片,就很可能收到麦片打折的coupon。去囤货前在网站上查一下、点一下,积少成多能省下不少。既然商家掌握了我所有的信息,我作为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本羊,不多薅点羊毛也太亏了。超市还不定时发放free money,比如Safeway有一阵子每半个月就掉落一张buy $5 get $5 off的优惠券,两个人轮流撸羊毛,最后撸出50多刀free money。虽然不多,但能cover一箱油费了。超市网站还经常有free item coupon,比如免费的洗手液、消毒湿巾、披萨等等。反正每周要去买菜,来都来了,带一个免费披萨回家当宵夜也很香的。

超市的weekly ads flyer,就是每周塞进邮箱的那几页破报纸,也很有用。我一般会每周花两分钟扫一遍各家传单,基本只看生鲜类产品,同季度哪家产品最便宜一目了然。超市传单看得多了,也就知道了产品的标准价大概是多少,逛超市能一眼看出哪些东西卖贵了,哪些东西又是值得买的good deal。除了从不打折的Trader Joe’s,各大超市基本都有每周限定的打折产品,可以在网上click digital coupon时顺便浏览电子版的打折传单。至于寄到家里的那堆传单报纸,如果懒得看,留在家里擦玻璃或擦镜子也效果惊人,白白丢掉太可惜啦!

我热爱逛超市,所以去超市买东西并不会让我觉得浪费时间,反而是工作之外的一个mental break,放松身心的同时还薅羊毛,岂不美哉。

意外的是,2021年的吃喝支出比2020年少了近30%,大概是同居后可以自由购买大份包装的食物,让食物单价下降了不少。同居有效省饭钱,还减少了食物浪费。

总开支$3220.49
占比9.95%

2021年终于打上了疫苗,有了一点点长途旅行的勇气,但也不敢去热门的夏威夷,只去了一圈俄勒冈和美西南环线。出游花销的大头是机票、酒店、租车、向导费,意料之外的是向导费占比最大。在荒野的美西南请了两天向导,人均200多刀一天,且只能现金或支票付款,无法薅信用卡羊毛,好在算物有所值。即便出行用了几次免房券,也用了公司给的租车优惠,最终也花了人均1800刀。希望2022年出行可以薅更多信用卡羊毛,在机票和酒店上更省一点。

疫情后没有什么购物欲望。2021年只买了10次衣服,有6次都是在Costco买菜时顺便买的居家服和袜子,没想到吧。其他都是功能性服装,比如在始祖鸟和优衣库买的户外服装。还有一次是网购乳贴和胶带,从此告别运动内衣之外的内衣,长久下来可以省下不少钱。

来美5年,我终于有了一台电视机,主要是拿来玩游戏和看下饭剧。因为参与公司内测而拿到不少礼品卡,所以买电视我只自费了不到100块,还蛮值的。另一个薅amazon羊毛的利器是amazon shopper panel这个app,每个月上传10张收据就能获得10刀礼品卡,一年下来可以薅120刀。更多薅礼品卡的方式是做productube之类的任务,友邻Jacinle的文章介绍得很详细。

植物的购买和养护花了150多刀,更多的是花费精力,plants are the new pets这句话诚不欺我也。这几年为植物花的精力,远比在它身上花的钱要更值钱。

新公寓每个月送电影票,所以2021年几乎没有在看电影上花钱,娱乐费用都用在买游戏和给喜欢的创作者、平台维护者打钱。

总支出$2105.52
占比 6.12%

车险费和牌照年费都是固定支出,每年的变数是油价和车的保养费。2020年因为车抛锚在山里,多了一笔1000刀的修车费。2021年开车小心翼翼,人车平安,但是吃了一张超速罚单……2021年的油价奔4而去,但因为有伴侣分摊油费了,所以同比支出反而下降了。

无法预测的大额开支

除了衣、食、住、行的固定开支,还有两类占比均超过4%的随机支出,属于命里逃不过,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要花的钱。

一个是移民身份类支出,枫叶卡申请和体检花了近1600刀,占比4.68%,紧排在日常衣食住行后。2020年也有一笔求着美国移民局给我办premium processing的费用,高达1400刀。美加对比之下,办理枫叶卡还是划算很多的。

另一项非常规支出是切子宫肌瘤产生的一系列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总开支3000刀出头,占比高达9%。因为数额较大,我选择了分期付款,目前只付了1400刀,余下的还要再付10期才付完。生大病没有令我破产已是感激涕零,3000块钱捡条命,我觉得是good deal!

总结

2020年总结账务时,发现的最痛心疾首一笔交易是年初购入了一套兰蔻小黑瓶,因为当年几乎没用。没想到,到2021年底我还没用完它,不过它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2021年我几乎没有再买过这种“我觉得我会用到但实际上很可能不用”的商品,算是有进步了。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在不过分耗费精力的前提下薅羊毛,还是能省下不少钱的。日常存点备用金以防生病和修车的不时之需也很必要,买好车险和靠谱的健康保险是这方面省钱的第一步。我对2021年的整体开支还是很满意的,希望2022年也继续坚持记账!回看自己的医疗账单,我赚的都是血汗钱啊,可千万不能乱花掉了……

expense-2021-2021-全年分析-1

水面之下 人性之上 | The Rescue西雅图导演Q&A场观后感

https://m.media-amazon.com/images/M/MV5BODIwNGZiNjQtM2FhYy00NDZkLTlmOTUtZjMzNTE2YWI2NzRlXkEyXkFqcGdeQXVyMTkxNjUyNQ@@._V1_.jpg

当年我并没有密切关注泰国洞穴救援事件,只记得Elon Musk送潜艇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不仅没用上他的装备,他还中伤了英国潜水员,场面一度难看。因为我对事件背景信息不甚了解,最初在电影院看到The Rescue海报还一头雾水,不知道拍Free Solo, Meru的Jimmy Chai夫妇和泰国洞穴救援有什么关系,难道他们当时去了现场吗?是怎么拍的呢?多亏好心的友邻cherry的及时安利,我和柴抢到了有Jimmy Q&A Session的电影场次。刚做完手术的我拄着拐赶去电影院,没白去啊,Jimmy的Q&A果然解释了我心中的各种疑惑。

出事的洞穴幽暗狭长,又赶上雨季水流湍急,泰国的Navy Seal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束手无策,只好召集国际救兵。国际救兵中重要的一环是来自各国的资深洞穴潜水者,这部电影花了大量笔墨在他们身上,这也是我第一次了解这么小众的运动。一旦把本片当作一个以潜水者为中心的纪录片来看,就不觉得Jimmy Chai夫妇拍此片有违和感了。

首先出场的是英国潜水者Vern,是他联系了英国Cave Rescue Council找来更多人来帮忙。我没想到他找来的资深潜水员其实都是“业余爱好者”。每次屏幕上闪过潜水员的名字时,名字下方会写上他们的本职工作,这些看似古板教条的的字幕反而是很震撼我的。潜水员的本职工作从消防队员、建筑工人、电机师傅,到医生、IT咨询、气象学家,all walks of life说的就是如此吧。洞穴潜水也比我想象中复杂许多,不仅要忍受水下环境的幽暗和高强度的压力,还要在狭窄泥泞的通道里侧身找出一条路,更要做好随时会在水下探索出未知的物的心理准备,更别说要带人出来了。

相较于Navy Seal里精干又年轻的壮小伙,英国潜水员John和Richard都五六十岁了,其他几名受访的潜水员看着也有些瘦弱和nerdy,和我预想中的精兵猛将形象差了十万八千里。连Navy Seal队员也感慨,为何这些老头在洞穴里能比自己强。看来洞穴潜水这个小众运动不是一般人能轻易掌握技巧的,也多亏了这些爱好者,被困的孩子们才有了一线生机。

我们总做着一些看似“无用”的事,谁能想到它某天会派上大用场,大到事后还会被女王嘉奖?爱好的初衷当然不是为了被嘉奖,爱好本身就是爱罢了,其他的都是副产品。

好几位受访潜水员都说自己不擅长大众体育,比如球类竞技。他们从小就不是什么体育好苗子,在草场上摔倒,在比赛中落败,甚至自嘲是loser. 虽然难以在常见的竞技场上找到自信和归属感,但好在有洞穴潜水给了他们安全和探索的空间。“每当我潜入幽暗的水中,只有我一个人独享这个空间。”其中一位受访潜水员说,“我身边只有呼吸产生的泡泡,那种感觉很安静,也很安全。”小众的爱好既可以令人满足到让人对生活更有归属感,甚至还能有losers who dive saved lives这种奇妙的故事。Hobby plus believe might bring purpose,purpose也是爱和信念的副产品吧。

看完这部片让我想起导演Jimmy本人的故事。他也算是以(在亚洲父母眼中的)小众爱好起家,从野外登山滑雪探险,到为国家地理杂志摄影,三十岁了才开始拍电影,再一点点做到纪录片导演。他和妻子Chai把小众但精彩的故事搬到大银幕上,让小众不再小众,让好的故事不再被埋没,his hobby and believe make everything purposeful. 这也让我想起在另一部电影Meru里,Jimmy的姐姐说,妈妈认为Jimmy每天住在车里,和流浪汉一样,哪能靠得住,以后也成不了大器。 Jimmy妈妈和典型的亚洲妈妈一样,希望自己儿子做律师或者医生,不知道她对于儿子在46岁“高龄”拿到奥斯卡是什么心情呢?

我见到Jimmy本人后,感觉他十分chill, inspiring, and humble,更惊讶的是完全看不出他已48岁。我也希望自己48岁能有一副好身体,以及这样一份能持之以恒的爱好。可以把热爱的事情做成事业实属幸运,能有impact and purpose这样的副产品更是锦上添花,令人羡慕不已。他和一众潜水员的经历很鼓舞我,也给病休期间的我很多healing power.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片中的spiritual玄学成分。在泰国这样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信仰的力量不容忽视。片中多次穿插了大家为被困小孩作法祈祷的场景,这并不让我意外。意外的是群众请来了一位活佛高僧,该高僧预言孩子们都没事,但是会牺牲两条人命。本来天气一直暴雨,结果高僧一来就天晴了。最后的结局是孩子们全员获救,但救援中的确有一位因缺氧不幸丧生的救援者,事后还有一位因为血液感染而丧生的救援者,这很神奇地应验了高僧“两条人命”的预言。片中还简要提到了孩子们在洞穴里能熬过来的原因之一是领队教练曾经出过家,他在洞中教孩子们用冥想来节省体力并安神(不过我觉得冥想不算纯玄学,有不少科学的成分)。

片中还有一幕,大家想让领队的潜水员Rick把活佛开过光的手环带给在洞里等待救援的孩子,但Rick觉得这是bullshit,直接粗暴地把手环扔在了地上。泰国军方一位工作人员向他耐心解释说,这些手环又不重,孩子们相信灵性的力量,带给他们手环能帮他们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保持士气,多些精神支持,这样才好在洞穴的极端环境里撑下来。如此这般劝说后,Rick才愿意把手环带进洞里。看到这一幕我哭笑不得:我以前也不信神灵,但人到中年嘛,不得不迷信玄学来让自己撑过重重关卡。这些年我也越发spiritual,八字、星盘、塔罗样样都入了门。曾经被我视为bullshit的东西,我现在却信得很。放到以前,我也会和Rick一样对这种玄学的玩意嗤之以鼻,但现在我的第一反应却是“Rick也太不尊重别人的信仰体系了吧?”

片中还有一段用泰式传统插画介绍山神典故和山洞传说的镜头:与情人私奔的公主为心上人殉情,她的长发化为一江水,她的伤心化成一滴泪,她的灵魂守护着这座山,想要为洞中的孩子求平安,就要供奉这位守护山水的公主。这段动态插画制作精良,和片尾的泰式插画相互呼应(片尾也用泰式插画呈现了救援全过程)。片中表现的spiritual power很神奇且令人敬畏,传统插画更是充满了灵性,十分出彩。

放映结束后的Q&A里,有人问导演为什么要突出山水的神话意味和救援中灵性宗教的部分。Jimmy说:“电影受到篇幅限制,留下来的镜头都是精简过无数次的,所以我们能看到的每一帧都是有意为之的。表达宗教灵性的部分是为了展示当地的信仰系统。很多时候,我们只想着自己的信什么或不信什么,但这就够了吗?……泰式插画部分也是特地找艺术家来画的。当时我问他们,如果你们来表现这个故事,会用怎么样的形式呢?最后他们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一系列作品。我们觉得这些作品很棒,因为这其中蕴涵了泰国的文化,因此将它剪辑到了片尾。”我听他说完后的第一反应是ahh the calling for respect and diversity! 世界上有很多信仰体系,不是只有自己信的那个或自己熟知的那个才是正确的。我很喜欢片中的spiritual部分,它是救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趣的是,短评区有很多人表达了不同的意见。我的看法和导演相同:这世上还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甚至不认可的体系存在,既然它能给当地人带来安慰和力量,为何不给这个多样化的世界多一点尊重呢?片中的宗教部分也是一种信仰的力量,用信仰和信念去攻克这样艰难的困境。

找到孩子只是第一步,而救援才是真正不可能的任务。毕竟孩子们都不是专业的洞潜运动员,4-6小时如此漫长且高难度的洞潜被所有人认为是mission impossible. 而令我震惊的是,片中潜水员联系到另一个本职工作为医生的潜水员朋友,大开脑洞地问能不能把小孩子麻醉带出来。一开始这个方案是被否决了,结果最后还真是用这个方法把人带出来的。虽然有风险,但如果不试试,孩子一定就会困死在里面了。正如大家所料,救援结束后,洞穴没过多久就被淹得更厉害了,甚至周边的村庄都遭遇洪涝,过了大半年才能再次涉足这片区域。想想真是后怕,好在及时把小孩麻醉带出来了,好在救援队相信了这个方法,’believe’ is so magical…

还有救援中牺牲的泰国退伍海军Saman遗孀带那句“everything starts from generosity”也令我印象深刻。Saman早已从Navy Seal退伍,因为他自愿参与洞穴救援才特地归队,大概谁也没想到训练有素的Saman会在救援中因缺氧而丧生,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是他善意慷慨的救人之心。

这场救援全程共有上万人参与,除去当地军警和政府机构人员的数千人,还有挪威天气学家预测雨势,日本工程师导流山洪积水,以及来自各国的百名潜水员在狭长的洞穴里轮番接力。Q&A时有观众问Jimmy,他们以前拍Meru和Free Solo都是拍朋友、拍自己、拍熟悉的人,但这次拍The Rescue都是陌生人,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Jimmy答,不管拍什么电影,核心都是想拍人所呈现的故事,比如Meru是友谊和探索,Free Solo是个人志愿和家庭牵绊之间的张力,而The Rescue展现的是如今两极分化的世界里难得体现的美好的人性。Everything starts from generosity.

Q&A还解答了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棘手的问题。虽然有好几个潜水员都看过Free Solo,和导演一样是探险爱好者,彼此很聊得来,但因为疫情,导演和受访者无法在线下接触彼此,相互间要建立信任、沟通磨合并非易事,所以导演组不得不做超级长篇的Zoom访谈来了解每个受访者。挺好笑的是Jimmy说他夫人Chai觉得这些运动员都是怪人,而他则一下子就从这些洞潜爱好者身上嗅到了小众运动专业爱好者的熟悉的气息。他当时还对Chai说“They look pretty normal to me…”

此外,因为Jimmy他们并没有亲历救援现场,所以需要找泰方借来当年洞穴内的素材。他们原计划在2020年2月准备去泰国拍素材,结果疫情来了……他充满幽默感的原话是“We planned to fly to Thailand in Feb 2020, and you know, it’s a great time!” 在场所有人都笑了。他还补充说纪录片题材有非常多的限制,需要在限制中发挥创造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时候有一堆视频素材,但没有好故事;而这次是有好故事,但手上没有可以剪辑的素材!为了获取更多素材,摄制组还找泰方磨了两年,甚至亲自上门和Thai Navy Seal软磨硬泡,N顾茅庐,最后折腾了五天,泰方才同意借出洞中救援的素材。泰方让自己的安保人员亲自带着小心封装好的影像资料飞到了纽约,给素材打上了高级机密的标签后才把这批素材交给导演团队。Jimmy他们拿到素材后,发现素材竟有90小时的时长,而且还是泰语的,没想到素材这么难对付,不得不从Craigslist上紧急招人来翻译。虽然那会儿制作都到后期了,好在新到手的素材并没有太影响前期的工作。

一开始参与救援的英国潜水者Rick和John也素材不多,因为事发时两个人都不想进镜头。在他们看来,这场救援行动失败的可能性太大了,而他们不想以后承担这些负面影响。为了在疫情期间拍潜水者的采访镜头,摄制组还在潜水者的所在地找了团队帮忙拍摄。虽然片中有许多镜头是事后补拍的,但潜水者都很配合地极力还原了当时的细节。观影时我并没觉得哪里突兀,甚至很难确定哪些部分是补拍的,可见这部分内容也很好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

友邻春额参加了加州的Jimmy在加州的Q&A,他提到:缺乏孩子出镜的视角有一部分是版权问题(因为有其他摄制方也在拍这个主题),还有一部分是导演不想孩子的生活被打扰。在孩子被救援出来以后的几个月内,泰国方面也很贴心地阻止了无关人士对孩子们的打扰。深刻地记得在片中,十多天后沮丧的潜水员们终于在洞中找到了孩子们时,非常会和孩子们打交道的英国潜水员给他们录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潜水员让孩子们用英语感谢参与救援的各国人:美国人、澳洲人、英国人、中国人……

而提到中国,本片并没有太多中国救援的视角 ,只有一段微博视频,可能是出于版权,也可能是出于其他政治因素。而令我惊讶的是,短评里有人觉得没拍中国视角而感到委屈难过甚至气愤……我认为没出现镜头不一定是代表导演不想拍,也可能是拍不了啊。在Nova制作的纪录片中,被采访的是其他几名潜水者,所以可以猜测The Rescue片中只出现这几位主角大概也有一部分是出于版权问题。不过我想说,作品本就有私人的视角和观点,可能导演想侧重的点总和某些人想看的并不一样,所谓众口难调人难做啊,非常想看中国拯救世界的不如出门左转,《战狼》、《长津湖》、《峰爆》任君选择。

Q&A场的放映厅特别小,一共4排,最多容纳30人左右。影院也没有任何额外宣传,进场前我一度担心有没有走错厅,是不是真的能见到Jimmy。影片结束后不少观众直接离席了,完全不知道导演会来似的,甚至有观众在走道上和Jimmy擦肩而过,还是有些可惜的呢,如果多些宣传就好了。最后一个问题中,Jimmy说泰方也看了这个片,并且很喜欢,事后还请了摄制组吃泰国菜,结果把Jimmy辣哭了……Jimmy本人真的十分谦逊,又有些小幽默,好感度满分。最后的最后,他提到这种纪录片还是要靠口口相传,希望大家有机会多去影院支持这部片!


这次是和柴一起看的电影,观后感中有一些是柴补充的细节,感谢柴柴帮忙校对我的观后感!

子宫肌瘤诊疗流水账

最近我在短短一周内经历了子宫肌瘤的确诊和手术,虽然压力重重,但多亏有对象小柴和各路朋友(尤其是热心象友)的帮助,手术和恢复都十分顺利。身残志坚还笔耕不辍的我整理了一篇子宫肌瘤的诊疗流水账,一方面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

急诊

Urgent Care

一个普通工作日的晚上,我突然肚子胀得厉害。回想起中午喝了浓郁的鸡汤,晚上吃了牛肉和年糕,零食里还有Trader Joe’s的糯米零食,心想大概是不消化,于是先吃了助消化的药,但无果。熬到晚上9点多,我痛得有些站不稳,要用双手撑住桌面才能勉强挪动,有时候还疼得跪坐在地上大喘气。难道是吃杂了导致急性肠炎?于是让柴赶紧去买了缓解胀气的肠胃药和超强的泻药,但是前者无效,后者让我奉献了菊花,也依旧没有缓解腹痛。我的肚子越胀越厉害,看着像怀胎半年的孕妇一般。

西雅图的秋天凄风冷雨,而我疼得满身是汗,说话都没了力气。柴看不下去了,劝我去看urgent care。当时已经是晚上11点,还营业的urgent care寥寥无几,好在柴抢到了诊所当天的最后一个空位。出门前我已经疼得站不稳,只能一直蹲着或者跪坐在地上,用最后一丝力气把自己的驾照、保险卡、银行卡翻出来交给柴,让她开车赶紧带我去诊所。

护士先让我去验尿,但是我越疼就越尿不出来。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我疼得蹲在洗手间的地上,而这个姿势竟然可以排一点点尿,于是我趁机接好验尿的样本。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更出乎意料,我仿佛尿失禁了一样,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膀胱。因为无法蹲在马桶上,我只好扯下一堆又一堆的paper towel来捂住下体,不让尿液过于狼狈地流在卫生间的地板上。

就这样过了惊慌失措又漫长的5分钟,卫生间传来了敲门声,是医生在催我。本来urgent care slot就只有15分钟,我再不出去,人家就要下班了。我垂死挣扎般地挪到门诊室,接待我的是一个随和亲切的黑人姐姐。医生说尿检、心率、血压、肠蠕动一切都正常,也排除了肠胃炎。不过我下腹部的确有个硬块,医生每按一次我就疼得面目狰狞。医生说她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顺手就给我转诊到街对面的ER,让去拍个片看看。

Urgent care在我心里算急诊,ER (emergency room)算急救,我的情况有这么严重吗?从没体验过ER的我万分惊恐,不知道这一笔账单下来会不会让我破产。“Can I wait for tomorrow?”我问医生。“Well, you got this.” 医生指着我的下腹,”You better go.”

柴搀扶着我回到车里休息,此时已是凌晨12点多。路上有骑单车和夜跑的人,以及一联排的帐篷,夜雨下得更大了,这十分的西雅图。我纠结了10分钟要不要去ER,柴劝我还是去一趟,就当是保平安。好在听了她的劝,这趟ER真没白去。

Emergency Room

ER大厅的一侧有一个中国龙的瓷器雕塑,另一侧有一个高仿微缩兵马俑雕塑,我还以为自己走错了路,ER病房看着和普通诊室无异,不过是把固定的躺椅变成了一张可以推着走的小病床。护士让我把随身物品锁进柜子里,把衣物脱到一边,换上薄薄的医院长袍。从没在美国住过院的我还没弄明白长袍要怎么穿,带子要怎么系,但是已经疼得没力气,就先随便糊弄一下,倒在床上躺会儿再说吧。

我整个人又累又冷又狼狈,长袍散乱地挂在身上,后背都是空的,冷得有点发抖。路过的护工小哥看到了我的窘境,好心地问我是不是太冷了,要不要再加一件长袍,我点点头。于是他又拿来一件长袍,让我从背后套上去,这样我前后各有一件长袍。我又让路过的护士姐姐拿了些热乎的毛巾毯帮我盖上,才终于缓了过来。医院不准家属陪同,在大厅逗留等也不行,于是柴只能回到路边的车里等我,没想到一等就是一整夜。

B超显示我膀胱过于充盈,护士说要给我上catheter了。词汇贫瘠的我还不懂catheter是什么意思,连蒙带猜和护士确认了一下,确认是导尿管。我之前做过胃镜、肠镜、阴道镜,上尿管还是头一回。尿道比其他几个都窄,想想就应该很痛咯?男护士问我ok他动手吗,我心想都这时候了,男护士、女护士,能给我上尿管的都是好护士,求求您快点。我把双腿张开好似临盆,我开玩笑说觉得自己要生孩子了,大家都笑了。两个女护士帮我按住腿,男护士来上导尿管。

我这下才知道为什么是男护士来上尿管了——他大概是新来的,而我是他练手的小白鼠。虽有女护士百般指导,但他第一下没有捅进去,又或是捅偏了地方,导致床单上流了很多带血的污渍,这一折腾比我想象的还要疼。护士们停了好一会儿,又来了第二次,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才把尿管捅进我膀胱里,穿心的痛让我嗷地一声哭了出来,眼泪把口罩都弄湿了。

好在没白痛,护士说我排的尿比别人术后的都多,常人每次排尿约300毫升,而我连续排了1500毫升才慢慢缓下来。此时我已经3小时没喝水,口干舌燥,这么多液体到底是那里来的?

导尿管让我的腹痛缓解了八成,但腹痛的根本原因依旧是谜,于是来了另一拨护士给我抽血化验。不知道今天ER夜里值班的是不是一群实习生,小护士给我扎了三次才抽到血,针孔过了半个月还是青紫色。小护士给我插的留置针也没有绑牢,我手一挥,竟不小心碰落了针头,手背瞬间血流成河。手心、手背、运动手环上全是血,连鞋子和罩袍也不能幸免。

感觉美国看急诊挺孤独的,家属不能在医院陪同(可能是出于疫情考虑?),全得靠自己撑住。虽有监测心率和血压的仪器定期报数据,但是在房间里疼到哀嚎是没有人会在乎的,疼到快昏过去也得提起最后一口气按下呼叫护士的按钮。针管掉了出来也不会有人及时发现,得自己忍着痛,一只手按住另一只血糊糊的手,去走廊上找人帮我包扎。

病房里的时针一圈一圈转着,我滴水未进,越来越虚弱,也越来越无助,不知道医生什么时候会来,也不知道在外面等我的柴怎么样了。等了大概2个小时,护士和我说血检、尿检都正常,接下来得去拍CT了。

我被推到楼上的CT室,一路上只见到零星几个疲倦的医护人员,更多的是其他ER病房传来的连绵不绝的惨叫。也难怪医生没空搭理我,疫情期间本就人手不够,其他病患听着也比我惨多了。CT室的天花板上有个电子屏,屏幕上映着动态的蓝天白云和绿叶,这体验还挺不错的,躺着还能看风景咧。虽然我没做过CT,但CT师傅很仔细和我解释了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并和我说不少人会觉得腹部热热的,甚至想尿尿。我心想可别再尿了,我的膀胱哪里受得住啊。我从病床上爬上CT机躺好,静脉注射留置针里被推入凉凉的造影剂,CT机的大转轮前前后后飞速旋转,我的小腹也跟着发烫,时不时怀疑自己是不是又要尿失禁了。

做完CT后我被推回病房等结果,可是等了一个半小时还没有人来。在做CT之前我的导尿管还被护士取掉了,而此刻我的膀胱又要胀得裂开。我反复跑了好几趟厕所,但依旧无法自主排尿,好在在走廊上找到一个好心的护士,对方同意再次给我上导尿管。这次我手气比较好,找来的这位是个干练女护士,她话不多说,一个人就熟练完成了全套动作。虽然痛还是痛,但是属于长痛不如短痛的那种。这次我累得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只剩一声干嚎。我几乎6个小时没喝水了,尿液还是接了一大壶。我到底是肾炎、膀胱炎、结石,还是尿路感染?只希望快点有医生来宣布结果,给我个痛快。

熬到快凌晨5点,医生姗姗来迟。他叽里咕噜说了一通,而我只能缓缓说出一个“What?”,我并不是在质疑,我是真的没听懂。由于一夜没睡,精力很差,医生说的各种医学名词我只能连蒙带猜,勉强听懂个三成,仿佛没背单词就去参加听力版的GRE。医生以为是我难以接受这个结果,于是面色凝重地再次解释了一遍。我让他把句子里的生词展开讲讲,才大致明白是我盆腔子宫位置长了一大团东西。是息肉吗?好像没怎么听过子宫息肉这个短语,啊,那一定是传说中的子宫肌瘤!

我掏出手机查起子宫肌瘤的中译英,终于和医生说的单词fibroid对上号了。医生用双手夸张地比划了一个皮球的样子,说我的子宫肌瘤有这么大,可能是子宫肌瘤大到压迫了膀胱和尿道,我才无法顺利自主排尿,具体情况还得去问妇科的专科医生,他做不了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瘤子不是一天长起来的,我体内竟能塞下这么大的东西还毫无知觉?我进一步问医生子宫肌瘤的信息,但他一问三不知,只说这玩意长这么大肯定要做手术。行吧,毕竟术业有专攻,ER医生大概主攻保命,对妇科不甚了解。说罢,他递给我一沓after visiti summary,让我早9点给OBGYN Specialist(妇产科医生)打电话约门诊。医生还特地嘱咐了一句:“因为你的情况紧急,所以手术会被安排进医院的top priority里哟!”事后我听其他病友说自己排手术一排就好几个月,而我能在确诊后一周内就约上手术,算得上是不幸中的万幸。

我还在消化自己要做手术这个事实,突然间想起自己还戴着导尿管,赶紧问医生导尿管怎么办。医生说:“当然是继续戴着呀,戴到你做手术那天。我待会让护士给你换个尿袋,你二十分钟后差不多可以出院了。”

出院?也是,北美的急诊、门诊、专科、化验可能都不在一个地方,的确要先出ER再去看专科医生。我一边联系柴来接我出院,一边静候护士给我换尿袋。护士拿了两种尿袋:一种是医院常用的night bag,容量有好几千毫升,得挂在床边;另一种是便携的leg bag,容量目测不超过500毫升,可以绑在腿上。

护士问我要哪个,我指了指腿袋。护士说:“我也觉得这个更方便!”说罢便把尿管转接到腿袋上。腿袋和户外徒步用的水袋长得很像,可能原理也差不多,都是装液体的,不过一个负责出水,一个负责进水。腿袋上下两端各有一根宽宽的松紧带,用来把腿袋绑在大腿上。穿好腿袋再穿一条宽松的运动裤,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常。护士说,排尿只需打开腿袋的盖子和阀门,让尿液顺势流出来就好了,洗澡也可以照常洗,只要不把导尿管意外拽出体外就行。伸入膀胱内的尿管末端有一个充满气的迷你气球,因此导尿管会牢牢卡在体内,如果不去死拽是不会脱落的。护士说尿袋也无需打开清洗,反正过几天就手术了,只需每天定期擦拭体外的导管就好。很简单的几句交代过后,我就被打发出院了。此时是凌晨5点半,西雅图还没有天亮。

入院时,我前面排了一个老太太,她头发花白,穿着打扮很精致,我一开始以为她是来探病,仔细看才发现老人家行动很痛苦,边走边呻吟。原来是雨天路滑摔倒了,手脚都骨折了。她一个人就这样冒雨走到了ER,我也不知道她走了多远。她和我一前一后出院,老太太身上虽绑着石膏,但还是很熟练地薅了ER的免费小熊公仔,而我平常并不来这家医院,根本没注意到还有毛绒玩具送……我一宿没睡已经很难熬了,不知道老人家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这一整夜的狼狈程度刷新了记录。出院时披头散发,面如枯槁,迎着秋风瑟瑟发抖,腿上多了一个尿袋,白色的球鞋上还沾了血。还好在还有柴不辞辛劳等了我一夜,好在还有长毛象上各个时区的朋友给我安抚和鼓励,没有大家的帮助我都不知道怎么撑下来,大家都太好了。

妇科门诊和检查

我和柴蓬头垢面地回到家睡了几小时后,便急忙打电话预约妇科门诊,很幸运约上了当天午后的门诊。去之前我还紧急预习了一下医学词汇,整理了一些要问的问题。妇科门诊在市中心,停车费和医疗费一样贵上天。这阵子来去几趟医院,光停车费就花了80刀,更别说堵在路上的油费了。我们一路堵车堵到门诊,还以为错过时间,没想到医生比我们更忙。他今天除了日常预约的病人,还要处理紧急来访的病人,都没闲功夫搭理我们。后来住院的时候,总在早上六点碰到医生来查房,出院后还好几次在周末和深夜收到医生在系统里给我发的消息,医生真是个辛苦活啊。

说回门诊,给我看病的是个和蔼又耐心的白发老爷爷,是该妇产科团队唯一的男医生,也是年纪最大的,一看就是爸妈会喜欢的那种专家主任门诊号,平常要找黄牛加塞才能抢到的那种。事后查该医生的评价,也是全网5星好评,看来我运气真的不错。

医生爷爷说子宫肌瘤很常见,70%的育龄女性都会长。他的原话是——如果现在去路边找10位育龄女性拍B超,7个人都能查出子宫肌瘤。医生还给我比划了一下瘤子的大小,和超市里能买到的大葡萄柚差不多,直径约13厘米。“这么大的瘤子大概长了多久?”我问,“为什么我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医生说虽然长子宫肌瘤的概率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症状。常见症状包括月经过多、经期过长、腹痛腰痛、尿痛尿频、贫血,但也有不少人和我一样,症状全无,等到突然发病才检查出子宫肌瘤。此外,子宫肌瘤的成因至今尚不清楚,雌激素过高可能会刺激子宫肌瘤的形成,如有家族病史,得病率也会高一些。出急诊后我也问了我妈,她说她的确有一颗4厘米的子宫肌瘤,但那是在她50多岁才查出来。由于她处在雌激素下降的过程中,她本就不大的瘤子会变得越来越小,不会有明显的生理影响,也更不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了。回想起这半年,我每个月都会出门爬山,有时候一走就是一整天,也从没有觉得肚子里怀了这么大一个瘤子。我的月经也一直很规律,几乎不痛经。我爬山的时候可以坚持八九个小时不上厕所,膀胱很能撑。唯独在家里有过一两次很偶尔的尿痛,当时也没放在心上,可能那就是瘤子压迫尿道产生的疼痛吧。医生说子宫肌瘤有好几种,我的是带蒂肌瘤,瘤子像连藤番茄一样通过一个蒂连在子宫壁上。还有一些瘤子长在子宫内,甚至长在子宫壁下肌肉里。

更多子宫肌瘤相关信息请见默沙东医疗手册:https://www.msdmanuals.cn/home/women-s-health-issues/fibroids/fibroids

虽然子宫肌瘤如此常见,但医生说好消息是99.5%的子宫肌瘤都是良性的,发现以后只要确认治疗方案就好了。药物治疗是其中一种,但因为我的瘤子太大,所以必须要做手术切除。切除又分为好几种:切瘤子和切子宫。我一开始其实选了切子宫,因为子宫肌瘤有20%的复发率,只有切子宫才可以一了百了。医生说,子宫负责如下几个功能:来月经、长子宫肌瘤、怀孕、妇科检查Papsmear。我笑着说:”I wanna none of these!”

医生还说,雌激素基本是卵巢控制,所以切子宫不太影响雌激素,切掉子宫还可以一劳永逸避免其他妇科炎症和癌症。我既不想来月经,更不想要孩子,反正是一样的开刀,不如干脆点,所以我在切子宫的同意书上签了字。但柴觉得突然砍掉一个器官是不是手术太大了,恢复起来也更辛苦,而且我家人也强烈反对我切子宫。于是我一怂,最后和安排手术的助手姐姐改成先切瘤,如果不幸再复发,就切子宫好了。

此外,医生还给我做了盆腔检查和阴道指检,粗略判断了肿瘤的状态。指检虽然没有Papsmear疼,但也挺难受的。我以为这就算完事了,没想到医生还开了一单,让我去约一个阴道超声检查(Transvaginal Ultrasound)来具体确认肿瘤的大小和形态。这一圈下来,我知道的检查都要做一遍了,估计得花不少钱。不过人到中年,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人没事就好。后来朋友们提醒我去查保险out of pocket max额度,我一看才3000块,顿时觉得都不是事儿了。修车都要修掉1000多,修人这么精贵的东西才3000封顶,感觉自己还赚了呢。

本以为来看了妇科可以在该园区直接做阴道超声,但事实上还是得另外约检查,此时有一丝怀念国内那种一个园区,甚至一栋楼,就能把门诊和检查全包的体验。该医院有四五个个园区,柴找了较近的几家挨个打电话问档期,很幸运地在我看ER的那家约到了次日的检查。

阴道超声的探头是在一根杖子上,只需把杖子深入阴道口6-7厘米就可以完成检测。杖子的粗细也很友好,直径约3厘米,疼痛程度小于指检,远远小于Papsmear。女医师温柔又耐心地给我测了卵巢、子宫、子宫肌瘤的大小和位置,当天便收到检测报告,具体的报告分析就让我等妇科医生和我打电话确认即可。

阴道超声长这样

一个周末过去,我终于接到妇科医生的电话。他说,由于我长的是带蒂肿瘤,手术当天会先用腹腔镜开个小孔看看情况,如果情况较好,可以把蒂的连接处用微创切掉,再把肉瘤切碎吸出来,这样我只会留下微创的小孔,恢复起来更快。但如果情况复杂,比如子宫肌瘤和子宫壁粘连得厉害,就还是得剖腹取瘤。

听起来不错,就这么决定了吧。

与导尿管生活的一周

在医院折腾了这么几天,我蓬头垢面,很想彻底洗个头,但是带着导尿管总觉得不方便。虽然护士说可以照常淋浴,但我不想用热水一直冲刷尿袋,生怕袋子被我折腾坏了。也不想下体被淋湿,因为一开始戴尿管的那几天还时不时微微出血,虽然这是正常现象,但我总害怕沾湿后又感染什么病菌。于是,我费了小半周才摸索出与导尿管和谐相处的方法。

头几天我试着用保鲜膜把腰臀部围起来,像孙悟空的小皮裙那样,再把尿袋用保鲜膜包住,效果还不错,这时候还挺想要一卷Costco保鲜膜的。后来觉得小皮裙很碍事,当下体适应了尿管,不再渗血后,我就改成只把尿袋用保鲜膜包起来,然后照常淋浴,这样就不用洗澡后费劲把尿袋各种缝隙里的水渍擦干了。

尿袋长这样

尿袋有两根弹性绑带,一上一下把袋子固定在大腿上。洗澡前我排空尿袋,把下面那根绑带取下来放好,只留大腿根部那根绑在身上。这样洗完澡以后,就可以把淋湿的绑带取下来换洗并风干,把干燥的绑带换回到大腿根部。我睡觉不太乱动,晚上只用一根绑带就足以。早上起床后,再把晾干的绑带绑回来,于是新的一天就又有两根绑带了,其中一个还是洗干净的!这样可以保证每个绑带都能隔天清洗一次,睡觉的时候也永远有干燥的绑带。

理论上不建议戴着绑腿的尿袋睡觉,因为这种款式容量小,很可能hold不住。所以我每两个小时就得醒来一次,检查尿袋,有必要的话就排尿。一周下来,我没有一个晚上是连续睡着的,不过我本身睡眠就很浅,每两个小时醒来一下也不是问题。后来学会了睡前一个半小时不喝水,晚上就能偷懒少起床几次。如果碰上要出门,也会提前禁水,避免半路找厕所的尴尬。

除了干扰睡觉,戴着尿袋也很难舒服地直直坐着,因为椅子会硌到尿管和身体的接口部位。几经摸索,我发现葛优瘫的姿势比较舒服,即让上身和下身形成一个钝角躺坐在沙发上。我用MUJI懒人沙发加三个抱枕打造了一个刚好的角度,有足够的支撑,可以整个人瘫坐着,把笔记本放在大腿上,能日常操作电脑或者看书。美中不足是久了会脖子痛,这个姿势更适合仰头看电视或打游戏。

和导尿管生活了整整一周,它仿佛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我戴着他上下楼、去超市卖菜、去做检查,除了要定期找厕所排尿之外,并没有什么影响——既不影响排便,也不影响阴道检查,就当是绑了一个热水袋在大腿上,秋天还挺暖的。柴开玩笑说,如果出门徒步也能带这个就好了,再也不担心路上没有厕所,因为卷起裤腿就能放尿。而且尿袋的质量无比结实,比徒步用的水袋好太多了,不如找个尿袋改造成饮用水袋来用用?

术前准备

原来在美国做手术要经过重重关卡。首先,医生要拿到患者签字的表格,然后才能跟医院申报手术,进而约手术时间。一般的子宫肌瘤手术都不是紧急手术,一等就要几个月。但好心的医生爷爷看我戴着尿管实在不方便,就和医院说我的瘤子严重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这才批到了一周后的手术档期。约好时间还先要经过保险公司同意,如果保险公司不同意,医院也不会进行手术,不然没人买单。

妇科门诊结束后,手术助理交给我一小瓶医用沐浴露和一小本“术前须知”手册就打算把我打发回家了。“手术前夜和手术当天各洗一次澡,记得把自己按时带到手术中心就可以了。”手术助理说,“贵重物品和证件都给家属保管,家属不能在医院等,手术结束后会有人通知家属,吃穿用度医院都会负责,只要保险公司给了pre approval,其他的都是小事。 ”

我从来没做过剖腹这么大的手术,护士把术前准备说得很简单,让我一时间有点茫然。好在还有线上线下可爱又热心朋友给我补充细节:手术当天有备皮环节(给手术部位除毛);手术途中也需要戴导尿管;醒麻药的环节是最痛的;术后腹腔内会有气体乱窜,这会让人很难受,因此需要翻身或下地走路帮忙排气。多亏了朋友们这一番番的心理建设,我才做好了预期管理,也更加体会到子宫肌瘤的普遍性——原来这么多朋友都受到过子宫肌瘤的困扰,而如今大家也都挺过来了,用最切身的感受来鼓励我、安慰我、为我答疑解惑。女性的坚韧和互助又一次打动了我,身为女性群体的一员真是太幸运了吧。

手术前夜,我打包了宽松的外套、洗漱用品、Kindle、手机、充电线、护手霜和唇膏,按指示认真用医用沐浴露洗了上身,睡前读完了友邻临时发给我的《子宫肌瘤摘除记》,一边看着评论区讨论之热烈,一边惊讶于平时很少听人提起子宫肌瘤。原来子宫肌瘤真的如此常见,又如此隐秘。

公司请假

公司的benefit团队挺烂的。我打了好多电话,查了无数个网页,发了无数封邮件,晕头转向,毫无结果。多亏了有经验的朋友帮忙,我才搞清楚怎么请假。一番调查研究,我发现请Medical Leave超过14天会暂停股票vesting,就算用PTO cover也不行。因为PTO只保证休假期间有钱,但vesting还是会暂停,除非把PTO和Medical Leave分开请。哎,资本主义害死人。

术前最后一天我还在上班。我发完交接邮件后,team lead姐姐回复我:

“We will take care of it, you just take care of yourself. I know we all strive to make the best products, but none of this really matters in the big picture, it’s the people we work with that make any of this worthwhile. There will always be another project to ship, but only one XXX(我的名字).”

“You almost made me cry.”我说。

“I might have cried when I wrote it.” 她回复我。

那边厢,大组的小秘书说领导们很关心我的病情,会给我寄鲜花和晚餐。虽然术后一周了我也没收到follow up,朋友们送的百家饭倒是吃了一顿又一顿。公司无情人有情,用命打工不可行。

后勤安排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准备好了自己,更要准备好队友。平常都是我管家,现在要把大小家务事都交给柴,我还挺担忧的。入院前,我给对方写了一系列方便又营养的菜谱:食材主要是肉末和整鸡,尽量减少对刀功的要求和配菜的时间;烹调方式以蒸、炖、煮为主,只要不把水烧干就不会炸厨房。此外,还告知了对方家中常用品的库存和储存位置,亲手教学了如何做月子餐炖鸡汤以及如何清洗铸铁锅等家务技能,把Costco会员卡和买菜信用卡也拿出来交给对方保管。手术这边,我也准备了一份备忘录给对方:医生和护士的联系方式、常用医学名词、术前检查日程表、术后入院行李清单。住院后肯定是没有力气吵架的,不如早点安排妥当,大家都省心。

手术和住院

我妈得知手术安排后本打算熬夜蹲守我的手术直播,但我劝她何必呢,又不是生孩子。手术当天,我6点起床洗漱,8点前赶到医院大楼签到。“今天早上有个大手术,现在才做到第二阶段。”前台接过我的驾照和保险卡,“你的手术估计要推迟了,耐心等会儿吧。”本来只是提前2小时来医院做检查,结果我等了4小时才和护士见上面。由于要提前8小时禁食,提前2小时禁水,我见到护士的时候,感觉自己不用打麻药我能饿得昏过去了……

所有的移动病床都停在二楼,待手术的病人被领进一个个隔间里等候,一旦有手术室空出来,隔间这边的移动病床就能“发车”了。护士让我去隔间里脱下衣物,用消毒湿巾再次擦拭全身,然后换上罩袍,去小床上躺好。去过ER的我对这一全套流程轻车熟路,此外还发现这里的保暖措施远胜ER——毛巾毯下有一床充气的气垫被,看着和快递包裹里的气囊似的。3M鼓风机源源不断往气垫被子里打入暖气,盖在身上是又轻盈又保暖,恨不得给家里添置一床。

这里的血检护士也令我大开眼界,平均情况下,护士要扎我三次才能抽到血,但这里的护士只需要扎一针,再反复在皮下挑动针头的深浅,就能找到血管的位置,接连抽出好几管血,虽然这样我看着更疼了。我躺下后又是一通好等,术前等待区的天花板上也画了蓝天和绿叶,和CT室是一样的“风景”。好在等了这么一会儿,因为护士半路跑过来,说忘了给我喂药了……

午后陆续见到了麻醉师和妇科医生爷爷,即我的主刀医生。麻醉师说,我会先经历全身麻醉,如果微创腹腔镜不成功,他会再从我肚子两侧加麻醉,减少剖腹的疼痛。医生爷爷也说很有信心,用微创解决仿佛是十拿九稳的。

我被推进手术室前路过了一条满是落地窗的长廊,护士姐姐说:“我们走这条路挺好的,你还有view呢!” 外面秋高气爽,但是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够出去玩了。去年此时在North Cascade爬山看秋景,结果车子抛锚在深山老林,2020年的登山季被迫提前结束。这周末本打算去Maple Pass一了心愿,结果躺进手术室,2021年的登山季也被迫提前结束。只能怪水逆了不是?

进了手术室后,无影灯打在我脸上,感觉今天我就是最靓的仔。麻醉师给我插完各种管后准备上药,并开始跟我尬聊,我也在暗暗记着我们聊到第几句的时候我会睡着。他先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又问我在什么公司。

“我在Amazon.”我说。

“那你喜欢吗?”麻醉师接着问。

“No.”我回答得斩钉截铁,在场的人都笑了。

我说工作压力太大了,想去一个轻松一点、更有益于我健康的地方。麻醉师问,“那你是要去Microsoft咯?”这下换作我笑了。主治医生甚至也跟着开了玩笑:“Amazon gave you fibroids? No way! But it could make your fibroids behave like that.” 说罢,我们都笑了。我在氧气面罩下大口呼吸了几秒,想着快点结束这段尬聊,再醒来就是下午4点了。

手术台和病床感觉只是个twin size,那胖一点的人要怎么做手术呢?醒麻药的痛实在太难熬,我只好想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来分散注意力。身体一边发冷还一边颤抖着,我使出吃奶的力气张口说话,让护士多弄了几床毯子把我的脚裹得严实点,不然我和冻死也差不远了。护士和我确认好家属名字后便给柴打电话,半梦半醒的我竟然还可以竖起耳朵用听力考试的意志力细细听护士如何交代我的病情。从护士的只言片语里,我发现我不只是做了微创——因为情况复杂,我最终没有躲过剖腹这一刀。这么说来,我身上应该有两种伤口,一个是微创留下的孔洞,另一个是一长条剖腹的伤口。真是,一进医院就去ER,一开刀就开两刀,真没白来。

留观一个小时后,我终于被推进自己的病房。来之前我还担心相互传染,特地在手术前打了流感疫苗,没想到病房是独立的,我还有自己的独立卫生间,喜出望外。病房的一整面墙都是朝南的窗户,可以看到晚霞和夜景。我像出不了门的病猫,耷拉着脑袋,一直盯着窗户,看川流不息的车,看晚霞一点点的变粉再变蓝,最后变成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护士往我的留置针里打入不少止痛药,我的疼痛度从六降到五再降到四,神志也慢慢清醒。我终于看到了刀口的样子:bikini line有一道横着的疤,紫红色的疤痕上涂着看起来很神奇的医用胶水;肚脐眼和侧腹有两个微创的小孔,与其说是刀口,不更像是是被大毒虫叮咬了一下。

我做完手术刚好是下班晚高峰,城里堵车很严重,平常只要十分钟的车程,柴硬生生开了一个小时。我之前甚至还担心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但是在病房里我什么都没有,连手机也没有,所以没办法联系彼此,我还着急了好一会儿。理论上家属九点就要离开医院,但好心的护士姐姐让柴留到了十点。

晚上终于等到了我最期待的环节——点餐。我让柴拿起菜单给我报了一遍菜名,奶蛋鸡鱼牛应有尽有,汉堡、三明治齐全,甚至冰淇淋、奶昔、酸奶都好几种味道,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里吃起。我先小心翼翼地点了清鸡汤,没想到鸡汤浓郁至极,像极了方便面汤底的味道,如果不是医院餐,我都怀疑它加了鸡精,越喝越开胃。为了让柴吃上饭,我又点了一个亚洲鸡肉炒时蔬配饭,吃起来像少油少盐的健康版Panda Express,说实话味道挺好的。按理说我应该先从汤食吃起,但是我啃了鸡肉和蔬菜后也没觉得难受,就这样愉快地在术后四小时就吃起了固体食物。当然了,这顿饭主要是偷偷给陪床家属点的,柴把鸡肉饭一扫而空,护士来收碟子都有些神色异常,毕竟我才做完手术,怎么能吃下这么多东西?后来我又点了一瓶神似健力宝的佳得乐当作宵夜,陪我度过了半睡半醒的一夜。

我每天20个小时都在萎靡中,只有饭点的时候我是精神的。一想到吃喝都包含在日均上万的住院费里,我点起餐来就毫不犹豫。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每天一起床就点上燕麦粥、炒蛋、水果、酸奶、豆奶,等柴来探病了,我便开始给两人点午餐。虽然爸妈不让我吃海鲜之类的发物,可我根本不信这一套,当然要什么最贵(划掉)最有营养就吃什么。煎三文鱼和烤鳕鱼是热食,吃起来最有滋味,三明治和汉堡都是需要自己装配的冷盘,远不如大鱼大肉好吃。配套的蔬菜沙拉和土豆泥也很不错,我吃得津津有味,精神也越来越好。

餐食虽好,但病房的空气无比干燥,我的嗓子时常干痒得说不出话。因为麻醉时会往咽喉里插管,所以术后会嗓子疼,止不住地咳痰,甚至痰中带血。血倒也无所谓,但咳嗽这个动作是真能要了我的小命。每次咳嗽都觉得腹部刚长好的组织被撕裂开了,一股由内而外辐射性的疼痛迅速蔓延开来,伤口好像随时会崩开。躺坐在床上很难把痰咳出来,最好是把床板竖起来,身体微微前倾,咳嗽前用枕头或双手按住伤口,慢慢清嗓子。住院时,我拿了一个一次性纸杯接咳出来的痰;回家后,我揣了几个封口保鲜袋在口袋里,和飞机上的呕吐袋差不多,以防我随时随地要猛咳一阵。术后我咳了快一周才好,就算每天吃止咳糖也经常咳得痛到流泪,后来还买了一大瓶念慈庵来润喉。

回想起来,我住院时带的行李都没怎么开封,每天又累又疼,也没力气看kindle,有精神了也只是用手机看医生给我开的各种电子诊疗报告。行李中派上用场的只有唇膏、护手霜、湿巾、手机、充电线。医院空气无比干燥,好在准备了唇膏和护手霜。我在医院全程穿罩袍,裹在被子里也不冷,完全没有穿过自己带的外套。医院也提供纱布内裤和棉绒长袜,所以贴身衣物也是穿医院发的。下床时我穿了自带的拖鞋防滑,但其实医院的袜子也很防滑,不带拖鞋也没关系,除非有洗澡的需求。我在病房里差不多两天没洗漱,因为太虚弱,站都站不稳,只用湿巾擦拭身子就够了。等到快出院了,我才有力气刷牙洗脸收拾一番。

我的腹腔被窜来窜去的气体撞得剧烈疼痛,每天都没怎么睡着。每天大清早六点,医生爷爷就来准时查房。他说本来打算做腹腔镜微创手术,但进入腹腔后发现我的 子宫肌瘤跟子宫侧壁紧紧长在一起,粘得死死的,必须要开刀把它给一点点挖出来。医生还说,这个瘤子再长下去就不仅是压迫膀胱和尿道,还可能跟其他的东西抢供血,比如我的右腿。瘤子挖出来以后,医生帮我复位了之前被压得不行的尿道,我也就可以取出导尿管,走去卫生间上厕所了。

其实我还挺害怕离开导尿管的,毕竟核心肌群被一刀砍断后,腹部完全没法用力,这要怎么下地走路?不过护士说只要止疼药吃够了,该练习走路还是得走,否则会造成器官粘连,也无法帮助排气。护士拿来一根注射器,抽空导尿管末端气球里的空气,咻地一下就帮我拔掉了跟随我一整周的尿管,“You are now detahced!”护士恭喜着我。我恢复了自由身,在护士的搀扶下走到卫生间,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腹腔里的器官和组织像一滩烂泥似的叠在一起,我的肚皮根本没力气兜住它们,脏器仿佛随时就要从伤口里蹦出来。带着伤口排尿又痛又累,但我的尿道和膀胱终于不再受压迫了。 柴发现站在窗户旁朝东南方向看过去,能看到Rainier大雪山,我下床走路终于有了动力。柴会时不时扶着我在医院走廊里散步,有时我们能碰上其他出门练习走路的病友。大家都穿着浅绿色的医院罩袍,像企鹅一样左右右晃地龟速前行。走了几趟后,我也终于成功排气了。排气后腹部疼痛感稍有减弱,但人还是很虚弱。好在护士一直把我照顾得很好。卧床期间,护士还会在我的小腿上绑着和测血压臂袋类似的装置,有规律地给腿部施压,防止腿部肿胀。

医院有护士全天值班,她们会定期来喂药并测vital signs(血压、温度、脉搏、呼吸频率、血氧指标等)。我在医院住了两天半,期间换了四个护士,两个白人姐姐,一个印度姐姐,一个亚裔姐姐,每一个都很耐心。我周三做的手术,对医院的病号餐还意犹未尽,结果周五一大早就被护士告知可以回家了。医生说我恢复得特别好、特别快,嘿嘿,我收到这么多象友的祝福,当然恢复得快啦!感恩长毛象,大家都鼓励和安抚给了我很多力量!

出院这天是干练的亚裔护士姐姐值班,她给我戴上帮助支撑腹部的束腰绑带,讲解了术后注意事项以及怎么间隔安排吃止疼药,还送了我一个可以分割药片的小工具,全程不过五分钟。本来我还想蹭一顿午餐,没机会了,只好赶紧把早餐扒拉完,呼叫柴来接我出院。最后一顿早餐里我点了stewed prune (炖西梅),第一次吃这个,还挺喜欢的,酸甜软嫩,据说也很帮助排便。希望我的肠道可以快从麻药里苏醒过来,好好干活。临走前,护士还给我喂了一份泻药,帮助我排便。回家后的第二天,我的肠蠕动就恢复正常了,医生开的一大堆助排便的药根本没用上……

肚子开了一刀后才明白西雅图的路有多烂,回家的路上每次路过坑坑洼洼的路面,我的五脏六腑就颠得慌,不得不紧紧捂住伤口。本来还想申请一个残疾人车位,看样子我还是尽量别出门了。回家后,柴拿了一根最像拐杖的登山杖给我用。再后来,小蒋couple支援了更专业的助行器小推车,这样我就可以推着车在家缓慢移动。小车侧边还能绑一个帆布袋,袋子里装着我的药、水壶、小零食,在家移动方便了许多。

居家复建

回家后没了静脉注射的止疼药,人瞬间萎靡不少。止疼药得从每天清晨六点吃起,三小时一次,吃到夜里十二点为止。刚回家的两三天里,我几乎大半时间都躺在床上昏睡,下床吃个饭的期间都要休息好几次,续航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每次吃完饭我就赶紧回床上躺着了,柴笑称我像一个扫地机器人,快没电了就立马返回充电桩了。

除了止疼的效力不如住院时强,从床上起身也是一个大麻烦。因为核心肌肉被切开,我再也做不了仰卧起坐的姿势。如果要从平躺切换到坐姿,就必须依靠别人把自己的上半身给抱起来。住院时我可以自己调节床板靠背的角度,但是回家后我就得靠柴帮忙了。(对柴来说)最痛苦是每天早上六点,我把柴戳醒,让她扶我起来吃止疼药。平常要挨到十点才能睡醒的柴,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把我从床上抱起来。好在柴也任劳任怨,日子久了,我恢复了,她也变强了。

如果是独居,也可以尝试侧卧起床。我在油管查到很多视频,图文版也查到了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dical Center给出的腹腔手术术后恢复指南:https://healthonline.washington.edu/sites/default/files/record_pdfs/Activities-Daily-Living-After-Abdominal-Surgery.pdf 第一页最下方有起床的小技巧,还写了很多术后需要避免或额外小心的(但曾经习以为常的)日常琐事,比如:弯腰、扭腰、拧瓶盖、穿袜子、拎东西、从马桶上站起来……因为这些事情都需要用到腹部核心力量。我也是这次腰断了以后才意识到能做到这些小事其实是很幸运的,健康来之不易却,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刚从医院回家时,柴还有些紧张,因为她很怕她做的饭没有医院好吃。多亏我早有准备,入院前就把小高姐有一集教大家怎么腌鸡肉、炒鸡肉的视频发给了柴。小高姐不愧是小高姐,就连柴这样厨艺堪忧的人也很快就学会了,我们因此吃了好几顿健康嫩滑的炒鸡胸肉。后来柴还陆续尝试了虾仁豆腐蒸蛋、香干炒鸡肉之类的高蛋白家常菜,除了有一次锅中的油被烧糊了,家里的厨房几乎完好无损,我也深感欣慰。再后来,我俩的朋友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我们有幸从乌鸡枸杞汤吃到乌鸡猪肝粥,从木耳山药荷兰豆吃到香辣湖南牛肉粉。百家饭吃了一顿又一顿,柴也逐渐摆脱了不得不下厨的阴霾。我这一场病,柴出品最稳定的菜是(改良版)五红汤。这本是一个月子餐,但我去掉了红糖,减量了红枣,基本只用红豆、薏米、小米、花生来熬粥,柴还机智地发现可以加点豆奶一起吃,再加些芋圆就和糖水差不多了。不得不说,小高姐和Instant Pot是在美华人的两束光,而她们都来自加拿大。今天也是赞美加拿大华人的一天。

居家复建最大的障碍是——笑。说实话,以前我都没意识到柴能如此频繁地给我带来欢声笑语,现在和她对话前,我得捂住伤口。和笑一样摧残伤口的是咳嗽和喷嚏。我好不容易摆脱了术后咳痰,但西雅图突然降温让我有些轻微感冒,每次打个喷嚏都感觉伤口就要裂开了。

回家四天后我收到了病理活检报告,瘤子最大直径13厘米,重量723克。我竟然怀着一斤半的肉瘤爬了这么多山,爬得还比柴快多了,看来我还挺不显怀的,身手也挺敏捷的,impressive. 象友和我说,就当是即刻减重一斤半了!是啊,我心想以后爬山还能多背一瓶水了呢,是好事!

虽然人依旧疲惫,走路直不起腰,但身体状态是一天比一天好的。恢复到术后第七天,我基本是在床上休息四十分钟,下床走五到十分钟,如此循环。希望身体能渐渐恢,养好了精神以后,又可以进山看风景啦~

谢谢每一位鼓励我的人

特别感谢在这短短半个月里无数朋友们给我输送源源不断的鼓励、安抚、祝福。虽然和很多人都素未谋面,但这份精神支持我都收到啦,大家分享的手术、保险、住院等实用信息也特别有帮助。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我肯定焦虑得不行,根本没精力在短短一周内安排好门诊、手术、工作交接等一系列琐事。感谢长毛象上的大家~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子宫肌瘤比我想象中要更常见也更隐秘。它发病率高,但是被提及得好像并不多。我和家人说起自己的病情时,爸爸责怪我没有尽早发现、指责我一定是生活方式不健康才得病。可我明明规律锻炼,定期体检,医生也说很多人子宫肌瘤并无症状,我爸这番话气得我都要乳腺增生了。连得过子宫肌瘤的妈妈也嘱咐我一定要“洁身自好”,不要再得其他病。爸妈不敢和其他人说这个消息,生怕被别人私下议论。妈妈说很少有未婚妇女得子宫肌瘤,可这难道不是因为国内不提倡给未婚未育女性做妇科检查吗?你不查,自然就没有了呀!我妈还指责我是没生育所以才长瘤,但实际上怀孕女性的激素水平更容易诱发子宫肌瘤。好在还有朋友们给我鼓励,不然我的瘤子就要被爸妈气得更严重了……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妇科肿瘤,99.5%都是良性,成因尚不明确,主要和雌激素水平紊乱有关。我爸妈受过高等教育,却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子宫肌瘤污名化,这让我很寒心。宫颈糜烂不是病(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子宫肌瘤也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妇科疾病科普任重道远啊!

少生气,气大伤奶。少焦虑,焦虑抑郁也会影响激素水平,有可能诱发子宫肌瘤。如果有腹痛、腹部肿块、尿频、尿痛等症状,可考虑去医院约一个B超或盆腔检查来筛查子宫肌瘤。做完手术后,我每年也需要定期复查,确保子宫肌瘤不复发,或者复发后控制得较好,否则还需要二次手术。做女人太难了,希望女性之间继续互帮互助,健康平安过好每一天。只要大家还能这样无私地相互理解和帮助,办法总比问题多。再次谢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朋友,谢谢劝我看ER且任劳任怨、临危受命照顾我的柴,我的命都是大家给的。

术后恢复期和柴聊了一集播客

这一期不仅仅是关于子宫肌瘤和妇科病,也聊到了照顾者和被照顾者各自的压力和责任、生命的尊严和自主权,以及临终关怀和自我关爱。 各平台的收听地址请访问时间醍醐的网站:https://timewine.meowshiba.com/episode-011-all-about-fibroids/ ,谢谢大家支持。

医疗费用和保险

去医院住院3天仿佛是一次短途旅行,差别在于,这可能是我用过的最贵的room service了。据说住院费原价能达到日均上万,不过好在保险还算行,我的自付额度是3000刀封顶,目前收到的账单还只用掉我1600刀的额度,费用原价如下(实际中保险公司会有一些折扣):

  • urgent care(含尿检):$340
  • emergency room (含CT、血检、尿检、药物、导尿管设备):$5160 (On night in ER,我烧掉多少钱?CT花费2k,导尿管花费500多)
  • 妇科医生门诊(含指检):$480
  • 阴道超声检查:$390
  • 手术费:$3600 (主刀的妇产科医生算$3000,助理算$600)
  • 住院费:$52600(周三傍晚入住,周五中午前出院,前后不到48小时就花了5w,其中手术室器材和设备花了2w,麻醉1w,药物和耗材7k,术后的留观室花了4k,住院病房花了7k……)

大额的急救、住院费和手术费可以无息分期付款。付完这部分大头,基本就达到本年自付款的封顶额度,后续的回访复查中看再多门诊和理疗都是保险公司出钱了。我加起来自掏腰包只花了3000刀,有一个还算靠谱的保险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胆子大一点是不是可以用这笔钱来冲一下信用卡开卡奖励来?后悔没有开个新卡……说个正经的,术后记得把电子账单和保险公司的explanation of benefits存好,可日后用HSA给自己报销。

其他资料

纯粹又理想的艺术家 | The Alpinist

(搬运之前在豆瓣写的The Alpinist影评)

我之前连Free Solo都没看,只听过“剧情”。近年来对大自然接触更多,对攀岩也有了兴趣,才被电影院门口的海报吸引了,上映后的第二天我们立马买票来看。周六晚上的电影院人头攒动,但Alpinist放映厅全场不超过十个人,就连广告也比其他商业片短很多,导致我们不紧不慢进场后才发现已经在放片头了。

Marc是一个有着狂野自然卷的加拿大小伙儿,从小爱攀岩,还无意中打破过Free Solo里那位Alex的攀岩记录。后来Alex赶紧跑来加拿大刷新纪录,把时间缩减到一半,让其他人不敢再挑战。不过Marc根本不在意这些成绩,他甚至不在意是不是有人知道他在攀岩、在哪里攀岩。Alex像一个运动家,有严格的训练、测速、调研、排演,而Marc更像一个纯粹的live on the edge的体验派艺术家。他不仅攀岩,还挑战雪山和攀冰。他的攀岩登山都是onsight挑战,没有事先排演,全靠因时因地即兴发挥。

Marc独自背着一大包装备,在晃动的、看似下一秒就要碎裂的冰瀑布上向上攀爬,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让他不得不在冰爪和攀岩鞋之间来回切换。冰刀敲进冰块里发出脆响,好像随时都能把脆弱的冰瀑布给打碎,但他却双脚腾空,用冰刀承起自身全部的重量,再找下一个落脚点。指尖被冻裂出血是家常便饭,爬高山时还要在山腰的一小块雪地上扎营,第二天再接着爬。看他攀冰让我心跳加速,双手紧攒着,手心几乎出了汗。可他又爬得那么从容,slow, calm, and collected,更像我想象中的的free solo登山者。

他的free solo程度比Alex更彻底。他不喜欢有摄像团队跟着,他说有人跟着就不是solo了,就不能沉浸在一个人专注又宁静的攀岩世界里了。好几次他在拍摄途中溜走,甚至是溜去国外攀岩。摄影团队找不到他,也联系不上他,只能在其他攀岩者的社交平台影音里找到Marc的影子,再联系当地的摄影师去山里找Marc。他上山也不带任何通讯设备,他曾有一个手机,但是被野狐狸叼走,于是就干脆不怎么用手机了。摄影团队给他买了一个手机,但是他也不用。他好像一点都不在意名和利,像meditation一样沉浸在登山里,下山后更加热爱生活,就够了

他的女朋友Brette也是solo攀岩者,两个人生活拮据,没有车没有房,后来干脆搬到林间帐篷里。Marc的母亲让我印象更深。Marc有ADHD,从小就坐不住,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homeshcool的。他妈妈深知Marc不适合朝九晚五的学习甚至工作,homeschool期间就带他去山林里,既可以让Marc散发精力,也能让他自己探索出自己的路。后来Marc喜欢上了攀岩,爬得越来越专业,家里也支持他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一点点成为一个专业的登山者。Marc小有名声以后也有了一点赞助,可以继续自己的登山攀岩事业了,但是他不喜欢面对镜头,he is just too busying climbing.

他去挑战南美的Patagonia时,导演问他爬山前会不会有特殊的diet。他说吃什么都是吃,都要吃干净,这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顿饭了。他在Patagonia遇到风雪,没能成功登顶,勉强顺利下山已算是幸运。后来他遇到了天气合适的时间窗口,虽然时间更紧,但他挑战成功了。他说成功登山并不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变化,一切都是journey的一部分罢了。在登山前要做很多准备,登山时要克服各种身心的困难,要迎接大自然的挑战,这个过程对他更加重要。他能掌控的是自己的路线和技术,不能掌控的是大自然。The mountain is alive, and you do not know what the mountain would do. You are at mountain’s mercy.

我近年去山里去多了也是这样的感受,生活里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的,能活着都是幸运。我们从来都不能征服自然,登山之行也不是去征服自然的,我们太渺小了,只能感受和记录。进山前的最后一顿饭一定要好好珍惜,能顺利出山一定要心怀感恩。

他当然也深知登山的危险。他说危险总在那,你去的越多就越有可能遇上。如果没有死亡的可能,那么下山也没有意思了,会变得和幼儿园过家家一样平淡又无聊。他和另一个登山者Ryan结伴在阿拉斯加登山,成功登顶时还给亲朋发了照片和信息,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但是没有人收到它们下山的消息。暴风雪过后的第四天,救援直升机找到了他们下山的路径,厚厚的新雪里露出一截橙色的登山绳,而他们也就永远留在了那里。卡在雪里的登山绳和锁扣,大概是登山者的墓志铭吧。他之前就和女友说过,如果自己遇难了,也请对方不要因此放弃自己热爱的事情,希望女友能坚持登山事业,坚定地走下去。女友Brette后来也去了Marc遇难的那段路,花了两年时间在alpinist上,走Marc走过的路,后来才回到climber为重心。

Success makes no difference to life. It is a journey where we face challenges and solve problems. 他说的这段话我深有同感,路上的经历、挑战、成长、挫折比起终点更能影响我的生活。

他离世后,登山界的朋友们都去了他的老家celebrate。我喜欢电影里说的celebrate这个词,是庆祝他短暂而充实的一生,而不是哀悼。大家相拥,脸上都是快乐的样子。背景音乐响起《圣母颂》的时候我就开始哭了,Marc的母亲在台上致辞,大屏幕上写着他是1992-2018,原来是同龄人。我相信他已经made the most out of his life,大概和Mt St Helens上因火山爆发而丧生的火山学家一样,fated but lived life to the fullest.


大屏幕观感还挺好的,满屏要溢出来的雪山和风雪,还以为自己是在国家公园visitor center看纪录片。后来去Instagram找到了Marc的账号,发现他最后一张图就是在阿拉斯加登顶时发的,时间停留在2018年。那条post的下面满是他家人的留言,尤其是Marc的妈妈的留言,每一条都能看哭我。

看到片中Marc和Brette一起登山感觉特别浪漫,群山环谷,空山鸟语,只有两个热爱攀岩登山也爱着彼此的人,多好的quality time啊。让我回想起和柴一起徒步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快乐。

虽然Arcteryx已经不存在了,但Patagonia还在,而且还挺美的。我为自己的无知而羞愧,原来Patagonia真的是个山。

我也想像片中拍的那样玩呼啦圈。

我没有攀岩经历,以上全是外行瞎讲。

烘培预拌粉测评

美国不仅罐头种类繁多,就连各类烘培预拌粉也层出不穷。查到一则有趣的冷知识,烘培预拌粉在推广之处并没有一炮而红,因为大家觉得用预拌粉加水做点心太过于方便,方便到没有机会融入真挚的感情,而我们怎么可以接受送这样“没有心”的糕点给自己亲友爱人呢?于是销售顾问建议公司把鸡蛋从配方中去除,让大家自己打鸡蛋来获得真正的参与感。预拌粉对我来说是通往开新世界的大门,有时候我因为好奇而激情购入一些没听过、没尝过的糕点配方,回家捣鼓一下竟然还挺好吃的,觉得味道不错的再去找找该糕点的正宗菜谱。疫情期间无法外食去探索新鲜点心,但好在还有预拌粉这种廉价又有参与感的神奇试错体验。

Trader Joe’s Beer Bread Mix

不记得一开始是在长毛象还是豆瓣看到的推荐,心想啤酒面包听起来挺神奇的,一定要试试。没想到一等就是大半年,等到二月份才看到上架。TJ Reddit讨论区说这款产品是季节限定,买到就是赚到。

预拌粉加啤酒搅匀,表面再涂一层黄油就能入烤箱,鸡蛋都不用放,只要家里有啤酒就能做。不用揉面也不用等待发面,拌匀起来省时省力。外皮因涂了黄油而十分酥脆,面包体扎实厚重,吃起来像脆皮麦香大馒头,回甘全是麦芽的香气,还有一丝丝啤酒的味道。不同的啤酒大概能烤出不同麦芽香气,也能加芝士等馅料做出不同口味。如果偷懒到直接用烤盘拌料,会导致烤盘底和面包粘连在一起,取面包和洗烤盘的时候有些麻烦。所以最好还是先拌粉,再移到涂油的烤盘里烘烤。

我很好奇为什么啤酒可以做面包,查了一会儿才想起啤酒本身就是发酵制成,啤酒自带的发酵成分碰到面粉和苏打自然会产生许多细密的气泡,帮助面包发起来。酒中的麦芽能带来特殊香气,但啤酒花过多则会影响口感,如果用口味重的黑啤也能做出更重口的面包。同时还需注意啤酒用量,以免液体用量过多导致面包结构松软崩塌。啤酒面包和日常吃的松软brioche或有嚼劲的sourdough都不一样,啤酒面包口感很厚实,说是馒头也不为过,吃一块儿就饱了。搅拌的时候不能过度搅拌,不然起筋了估计也更难发面。

虽然TJ卖的是季节限定,但是自己做啤酒面包也很简单,有面粉、啤酒、泡打粉、黄油就可以了,市售的预拌粉其实就是一大盒面粉加发泡剂。

自制啤酒面包菜谱:https://www.gimmesomeoven.com/honey-beer-bread/

自制啤酒面包的注意事项:https://craftbeerclub.com/blog/post/7-tips-for-making-bread-with-beer


Trader Joe’s Mochi Cake Mix

只要3.99刀就能收获低配版黄金糕!一整盒粉加鸡蛋、黄油、水拌匀,倒入8寸盘里烤45分钟就好了。金黄焦脆的外皮包裹着软糯的内芯,口感外酥里Q,嚼起来有椰香的味道。这款蛋糕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糖、椰浆粉。热量不低,但是在家就能吃到低配早茶黄金糕还是很值的。

美中不足在于糖分是预拌粉自带的,无法人工减糖。但Cindy说可以加抹茶粉做成抹茶味,能顺便中和蛋糕自身的甜味,还可以用50g无糖无脂酸奶代替黄油,减少油脂摄入。网上有不少相关的hacks,有人研制出了自制mochi cake的菜谱,打算下次去日本超市买mochiko粉来试试。TJ官方建议加dried berries丰富口感,还可加melted chocolate chips做成巧克力味的。

巧克力版菜谱:https://www.traderjoes.com/recipes/desserts/chewy-chocolate-mochi-cake

自制mochi cake菜谱:https://www.mochimommy.com/butter_mochi/


Godiva Molten Lave Cake Mix

Godiva Molten Lave Cake Mix一盒可以做六个,均价一块钱一个,还送铝箔模具,吃完可以少洗好几个餐具还蛮省心的。拌材料五分钟,空气炸锅烤十分钟,比自己从头做能快个十分钟,适合大清早懒懒地做个快手早餐。这个点心用空气炸锅做很方便,因为炸锅加热管距离蛋糕很近,所以需额外盖上铝箔纸防止表面烤糊,并减少一两分钟烘烤时间提升爆浆效果。

自制Lava Cake的时候我会用muffin模具做小半盘,一次烤五六个,除非有朋友在家聚餐,否则没法一次性吃完,回锅加热又不够好吃。但是用预拌粉可以一次烤一两个,一直能吃上新鲜的,口感、味道和爆浆程度都对得起这个价格,值得继续回购。美中不足是蛋糕表面不够细腻平整,火候控制不好容易烤老甚至烤糊。第一次吃这种蛋糕是在加勒比的游轮上,晚餐的甜点时间我能一口气吃两份,吃完以后念念不忘,自制多次都比不上游轮那一顿美味。经过疫情这么一通折腾,不知道下次还敢坐游轮吗?


Trader Joe’s Blondie Bar Mix

第一吃吃Blondie Bar是在公司pot luck上,发现这点心的口感和brownie很像,但颜色金黄,也没有那么重的巧克力味,之所以叫Blondie大概是因为它长得像“blonde brownies”吧?有一次在TJ家发现了预拌粉就兴冲冲买回家试了试,我还在面糊里加了碧根果碎来丰富口感和香气,可惜整体上无功无过,没有留下深刻印象,不打算回购了。

Ghirardelli Chocolate Brownie Mix

经常买他家的巧克力,所以我一开始对Ghirardelli家的预拌粉也很有信心。从各大超市的1lb普通款到Costco的7.5lb家庭装重量级款,这款预拌粉无处不在,还有double choco, triple choco等多种味道。烤制过程很简单,但味道依旧是无功无过。表皮不算脆,内芯不算软,各方面都很四平八稳,挑不出错, 也留不下印象。可能Brownie在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有些人喜欢吃软润口感,有些人喜欢焦脆外壳,所以这款做得四平八稳的预拌粉可以最大程度去折中满足大家的胃口。不知道这款粉用不同的烤制方式(调整温度和时间,甚至用蒸制而非烤制)能否达到不同效果?这款粉因为平平无奇,我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照片……

Ghirardelli家各种口味的巧克力预拌粉

To be continued…

烤箱版炸鸡排和炸鸡胗对比实验

前阵子狗子看了MASA做烤箱版炸猪排时先用油炒透面包糠,再挂浆,说这样烤出来更有油炸的酥脆口感。听起来有理有据,趁着今天超市鸡胸肉打折,立刻买好一批肉回家实验。前天狗子在韩国超市买了鸡胗,干脆凑个热闹,把鸡胗也一起炸了。

以前我用锅整个鸡胸肉烤炸鸡排,但美国鸡胸过于壮实,不仅难熟透,腌制也很难入味,烤到全熟时肉质已柴,口感并不好。今天特地买了切薄片的鸡胸肉 (thin sliced chicken breast) ,果然在入味和口感上都表现更佳。一盒鸡胸肉里有三份,于是我做了调味和烤制方法的对比试验。

材料

  • 切薄片的鸡胸肉(大概每片3cm厚)
  • 鸡胗
  • 面粉
  • 鸡蛋
  • 各类调味粉(黑胡椒、辣椒粉、香菇粉、蒜粉…)
  • 奶酪丝
  • 面包糠

炸鸡排步骤

  1. 普通鸡排:鸡胸肉两面抹匀调味粉,基础底味是黑胡椒和蒜盐,在此之上可以加香菇粉、辣椒粉、咖喱粉,或各类调味过的盐粉(参考trader joe’s家的各种调味料)
  2. 夹心鸡排:选较厚的一份鸡胸,对半切出一个口袋,塞入奶酪后再往鸡胸两面抹匀调味粉,为了不掩盖奶酪的味道,这份鸡胸就只用了黑胡椒和蒜盐简便腌制
  3. 腌制10分钟后在鸡胸两面沾稳面粉,并抖落多余的粉
  4. 鸡胸两面沾上打散的鸡蛋液
  5. 鸡胸两面裹上面包糠
  6. 放入烤盘备用
  7. 如果担心面包糠过于干燥而不够酥脆,可以在表面再喷一层油再放入烤箱,或者和MASA一样先用油炒好面包糠
  8. 烤箱版:430F 12分钟左右即可,无需翻面
  9. 空气炸锅版:400F 10分钟,中间翻面
  10. 鸡蛋和面粉的用量,以及烤制的温度和时间,都需要根据自家设备和食材而调整

炸鸡胗步骤

  1. 洗净鸡胗后用厨房纸擦干水放入搅拌盆备用,看心情决定是否要剪成小块,不剪也没事
  2. 放入生抽、料酒、白胡椒、辣椒粉,抓匀调味
  3. 腌制10分钟后混入打散的蛋液拌匀
  4. 裹上面包糠后一半放入空气炸锅,一半放烤箱,烤制温度和时间和鸡排一样
  5. 懒得挑出一个个鸡胗去分别裹面包糠也没事,直接用一大勺面包糠倒入鸡胗里摇匀混合也能do the work,不过陈品会显得不够精致(比如我做的),但不算太影响口感
切开烤箱版的夹心芝士鸡排,十分多汁

三份鸡排,从左往右依次是空气炸锅版、烤箱芝士夹心版、烤箱蒜香辣味版,而味道满意度刚好是从右往左反过来排序。烤箱版酥皮略逊一筹,但鸡肉更鲜嫩多汁。空气炸锅版上色深,外皮更干爽酥脆,但肉质更柴。蒜香辣味的口味最突出;芝士夹心版因为塞的芝士不够多,所以味道并不算浓郁;空气炸锅做的基础黑胡椒蒜盐版,说实话,肉不如脆皮好吃。

炸鸡胗不管是烤箱版还是空气炸锅版都很好吃,深色版是空气炸锅出品,浅色版是烤箱出品
炸鸡胗不管是烤箱版还是空气炸锅版都很好吃,卖相都很随意,但这不重要

两份炸鸡胗,颜色较深的是空气炸锅版,颜色较浅的是烤箱版。和炸鸡排一样,炸锅做的鸡胗更酥脆,而烤箱版的更多汁。烤箱版出炉时因为皮不够脆,所以我把烤箱版又放回空气炸锅里热了2分钟,酥脆度更好。两份炸鸡胗的味道差别不是太大,整体上空气炸锅版的口感更脆、肉质更有嚼劲,而烤箱版整体有点软。

鸡排本身不算特别入味,配柚子酱很提鲜解腻。鸡胗用湿料腌制,入味程度远胜过用干料腌制的鸡排,不配酱料也很好吃。

总结

  1. 炸鸡排的面包糠用日式panko为佳,我用的西式面包糠breadcrumb,西式面包糠更细、更粉、更油,缺乏日式的粗片状爽脆口感,理论上日式炸鸡排当然要用panko,但是我忘记买panko了,下次再用panko试试。日式与西式的详细区别:https://www.allrecipes.com/article/whats-the-difference-between-panko-and-breadcrumbs/
  2. 不管是鸡排还是鸡胗,都是烤箱版更多汁,空气炸锅版更有脆皮。下次炸鸡排打算先用烤箱烤熟,再用空气炸锅快速风干外皮,期待能达到外酥里嫩的效果;
  3. 湿料腌制比干料腌制更容易入味;
  4. 鸡胸肉买切薄片的更容易入味,因为烤制所需时间短,口感也更嫩。

美龄粥

翻车小故事

一直想复刻南京大牌档的美龄粥,于是周末提前泡发了一大碗糯米,用融化的黄油腌了米,然后兴高采烈地去中超买了精贵的铁棍山药,回家彻夜煮粥。为了不让血糖飙升过快,所以用糙米替代了白米,用无热量的monkfruit sugar替代冰糖,为了增加口感的层次,还加了薏米和小米。

菜谱很简单,先烧开一锅豆浆和水,然后倒入米(糯米和其他米约二比一),等再次煮开后拌入蒸熟碾碎的山药,熬制浓稠后加点冰糖或红枣调味即可。我一开始用了中小号铸铁锅,但我低估了米竟然可以如此膨胀,刚煮了几分钟,食材就险些要溢出来,因为没有及时搅拌,所以锅底也糊了。本想换到大号铸铁锅里继续煮,但担心大铁锅里油味太重,于是把食材倒入干净的instant pot高压锅里继续熬粥。

转入高压锅后我又加了不少水,几乎加到锅内标注的上限。心想用multigrain的选项煮20分钟就好了,结果压了一个小时都没加上压,揭开锅盖时才发现锅根本没上汽,粥煮成了一锅浓稠软烂的山药糯米饭,锅底还糊住了……用了这么多年高压锅头一回遇到加压失败的情况,搜了一圈发现可能是因为食材的吸水性、膨胀性太好,使得锅内液体不够,而液体不够一方面导致无法成功加压,另一方面导致食材无法流动而糊底,糊底也会进一步导致无法顺利加压。我本来只打算煮一小锅粥,最后煮成了原容器两点五倍体积的糯米稀饭,并收获一个糊底的铸铁锅和一个糊底的高压锅内胆。常在厨房混,哪能不翻车。心态还是要积极,至少我收获了鲜香的糯米锅巴。煮粥煮到半夜,粥没吃成,却抱着高压锅内胆疯狂吃起了锅巴。被黄油、冰糖、豆奶滋润过的糯米,变成锅巴后外表焦香,嚼起来有韧劲儿,我觉得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甜的锅巴。

俗话说得好,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同理可得,米多了加水,水多了加米。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我又开始煮粥,盛出一部分糯米稀饭,加更多的水和豆奶调和,中火熬煮并不停搅拌,最后加上热水泡开的红枣点缀。粥底有糯米自带的香甜,配上红枣更能提鲜,豆奶的奶香让粥体比白米粥的香气更浓厚,忍不住一大早连干三碗。虽然和记忆中南京大牌档的美龄粥有一点点不一样,但是也说不出是哪里有区别,总不能怪是没放MSG吧?七八年前的记忆反正也模糊了,味道好吃就够啦!

美龄粥出炉啦
美龄粥出炉啦
润滑香甜美龄粥


食材

  • 糯米
  • 大米(可用糙米替换,还可以加薏米和小米丰富口感)
  • 冰糖(可用monkfruit sugar代替,虚假的糖分,真实的快乐)
  • 豆奶
  • 铁棍山药
  • 黄油
  • 红枣或枸杞

我做中餐经常不仔细看食材重量,菜谱里面写的糯米、大米、山药、水、豆奶的大致比例是2:1:3:5:15,比如200g糯米配100g大米,再加300g碾碎的山药,500g水,1500g豆奶。红枣和枸杞最后加入作为点缀,枸杞加早了会酸,红枣加早了会煮得软烂破皮。

步骤

  1. 隔夜泡好糯米
  2. 淘米后用融化的黄油腌大米,可以让米更容易煮得软烂开花
  3. 铸铁锅内倒入水和豆浆大火煮开,另一边蒸熟山药并捣碎(也可以蒸熟后用搅拌机打碎)
  4. 煮沸后加入米
  5. 再次煮沸后加入捣碎的山药拌匀
  6. 中大火煮粥并持续搅拌,以防粘底,或者中小火焖煮,粘底可能性小一些
  7. 煮到粘稠就可以加糖调味,最后加红枣或枸杞点缀

经验教训

没想到煮粥和烘培一样也要按规矩来,不然就和煮美龄粥一样煮出两大锅,能吃半个月。米和水的比例取决于食材的吸水性,米多了加水,水多了加米,反正煮熟了都能吃,大不了就当吃软烂的稀饭,味道到位了也很好吃。查到一篇文章罗列出很多操作都可能导致高压锅无法正常加压,比如食材过多、胶圈漏气、液体太少、液体太多、食物糊底……我之前也遇到过蒸架提手抵住气阀而无法加压的情况,因为全封闭且无法看到内部情况,电高压锅对我来说反而比普通锅还操心,instant pot在我手上主要用途沦落为蒸锅……?

如何用Notion规划一桌年夜饭

过年对我最大的意义在于又有借口研究做菜(并大吃大喝一顿),今年打算做些有家乡味的湘菜,但考虑我年夜饭的唯一嘉宾小柴是口味清淡的上海人,所以我安排了不太辣的凉拌猪耳、梅干菜扣肉、腊肉蒸饭、紫苏豆奶鱼汤,外加一份腐乳空心菜。下厨主力只有我一人,虽然柴可以帮忙打下手,但各个菜的步骤加起来也很繁琐,要怎么安排后厨才最有效呢?

因为我最近把菜谱都存在Notion,所以顺手就在Notion里探索起能否用这个工具安排年夜饭。

菜谱管理

以前我用下厨房和手机备忘录记录菜谱,但是下厨房的菜谱无法自己加备注,手机原生备忘录不便分层级整理,于是我转投Notion来管理菜谱。Notion的database用着很顺手,我用列表排列菜谱,并加上额外的property用于打标签分类、记录一道菜是否已做过、记录参考链接。

Notion菜谱数据库

虽然大部分菜谱都有原链可供日后查询,但为了方便实操中的浏览、搜索、对菜谱微调,我把菜谱的关键步骤都记在Notion里。在有Notion菜谱的基础下,安排年夜饭其实就很方便了。

菜谱页面

年夜饭安排

做一大桌饭最头疼的是如何统筹规划来有效利用时间并最大化家中(不会做菜但可以打杂的)工具人的价值。我最后选择用timeline视图整理出了我和柴各自的任务,并按时间顺序排出这一桌菜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个任务由谁负责。最终的安排表和模板链接放在本文最末,此处先介绍我的Notion操作步骤。

新建一个database存放所有任务

定好菜单后,新建一个页面作为database,把每个菜的步骤都复制到这个新的database里。每个步骤代表一个任务,左起第一列是各种任务,第二列是每个任务的负责人,第三列是该任务属于哪道菜(? = 凉拌猪耳,? = 梅干菜扣肉,? = 鱼汤,? = 腐乳空心菜,? = 腊味蒸饭)。在任务里我还用文字标注了用哪个锅,方便在操作的时候知道要换锅了。

任务总表

Tips: 可以拖拽多选,批量给任务选定负责人以及所属的菜。

批量修改属性

新建一个timeline view安排任务顺序

1. 任务总表整理好以后,新建一个timeline view来设定任务的前后顺序。

新建timeline view

2. 调整view的property: 选显示table,并选择在table里显示owner,在timeline里显示各项任务和菜的对应关系。

调整view的property

3. 基于timeline view来给各个任务安排顺序:比如需要隔夜泡发的干货放在时间轴最前面,需要放凉的菜放在前面做,甜品可在后半段做(边烤甜品边吃饭,快吃完了甜品也好了),炒蔬菜放在最后,所有菜品的洗菜、切菜、配菜环节可以放在一起,肉类焯水可以放在一起,炖煮某个菜的时候可以腾出手处理另一个菜,不同菜需要用到同一种厨具时(锅、搅拌器、小家电等)要错开安排……由于timeline view是以日期为单位,但这里并不会严格用到日期,故时间轴只用来代表前后顺序。等顺序安排好,再根据任务复杂度安排owner. 比如简单的洗菜、配菜可以交给工具人,需要掌勺的工作就留给掌勺的。

时间线总表

新建view来浏览各成员的任务

总表整理出来看着还是很杂乱,但是只要理清各成员的任务,看起来就很清爽了!

1. 在总表的基础上给单个成员新建一个view,专门用来浏览ta需要负责的任务。此处我给柴新建了一个view,用filter选出柴为owner的任务,最后加上sort,按日期顺序排列,这样就能按任务先后一目了然地显示出柴要干的活儿了。

新增view
设置filter
设置sort
柴的任务视图(工具人属性一目了然)

2. 同理,再新增一个view,设定对应的filter和sort,就能得到我自己的任务视图。

猫的任务视图

3. 最后把这个database分享给年夜饭的参与人员,大家按顺序各司其职就好啦!

总结

我做了一份简易的Notion模板,有兴趣尝试的朋友可以打开此链接,把内容duplicate到本地账户就能使用了。

提前安排的好处是能让想帮忙的小伙伴知道自己有什么可以帮的,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时候我在厨房忙里忙外,即便有人想帮忙我也没时间临时安排任务,或者根本就忙得没时间搭理对方。有了安排表,大家就能各司其职,让热情的工具人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不用在厨房打架,有助于情侣间维系感情、朋友间保持和睦。

最好把交给其他参与者的任务写得尽量详细,一来方便规划者估算时间和安排步骤,二来方便不熟悉做饭的参与者知道具体要做什么,比如“把大象塞进冰箱”要写成三步:打开冰箱、放进大象、关上冰箱门。好比写代码时要把每个操作都写明白,机器才知道如何响应。写得越细,越方便参与者操作。

这份模板并没有充分利用timeline view的日期功能,重在体现逻辑顺序,所以就不要太在意日期功能啦。我也没有太仔细罗列任务之间的dependent关系,只是按大体的时间逻辑顺序排列的,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一个成员等米下锅了,另一个成员还没有把材料准备好,这种情况就要考虑到大家的手速来调整了,可能会需要和流水线操作一般等待上游处理完才能开工。我打算节后做完饭,再添加使用者的反馈。

祝大家吃饭愉快,做饭省心,给大家拜个早年!